动物园大熊猫瘦成皮包骨园方它牙疼
2018-3-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我一直以为熊猫都是这样的
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反正都是圆滚滚的一群胖子
直到我看到这条新闻
噗…不是很厚道地笑出了声…
1
牙髓炎是牙疼中的牙疼,是一颗蛀牙能取得的最高成就。
很多人对看牙的恐惧,有一半恐怕得归咎于牙髓炎。
牙髓炎一旦发生,下一步常常是去看牙医,于是那种刻骨铭心的疼痛与牙医建立了条件反射式的神秘联想,从此牙医背了个奇怪的黑锅。
这篇文章要和你分享牙髓炎的知识
首先要讲讲牙髓炎为什么这么痛
牙齿从外到内有三层。
轻度龋齿是指蛀牙还在最外的牙釉质层倒腾,这时候我们是不痛不痒没感觉的;
中重度的龋齿,是指蛀牙好不容易突破到中间的牙本质层,这时我们会在吃东西的时候感觉到一瞬间的酸软或刺痛,尤其以吃冷的时候明显;
如果这样的异常信号还是不能引起人注意,及时去处理,那当细菌终于突破到最内层的牙神经时,BOOM~牙髓炎就开始啦。
牙髓炎的疼痛,其实是一种密封空间内高压力压迫神经引发的疼痛。
只要符合「密闭空间」,「高压」,「感觉神经」这仨条件,人体有很多部位都可以产生这种剧烈的疼痛。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拉肚子但找不到厕所时,那种一波波海啸拍岸而来,大坝即将决堤的撕裂般的痛感。
不过这种程度恐怕仍然不足以媲美牙痛,毕竟肠道柔软有弹性,而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地方,这种密封的刚性空间能轻易形成高压。
来,大家看看这个牙齿的构造:
外头最硬(据说接近钻石的硬度)的是牙釉质,中间稍软(和骨头差不多硬)那层叫牙本质,两层装甲保护着里头的牙髓神经。
刚才不是说了嘛,这是细菌好不容易才突破了的前面坚硬的两曾牙釉质、牙本质。进来困难,出去同样困难,这就一口双层密封高压锅了嘛是不是!
我们印象中的蛀牙,酥软黑烂,这其实已经是被细菌彻底扫荡完N年以后的残骸。
而当牙髓炎即将爆发的那个时间点,在细菌先头部队真正入侵的位置,牙体硬组织几乎完好,还没被腐蚀破坏,那可都是原装货,相当坚硬的。
于是,当细菌一旦突破牙本质,进入牙髓,驻守的炎症细胞马上反应过来,与细菌干起架来。
玩命的过程中,炎症介质、溶酶体被释放,血浆成分迅速渗出,这时牙髓腔里的液体量就会暴增。
有进无出,这口高压锅里的压力迅速山大。
牙髓被压得越来越扁。
超级痛。
痛到大熊猫变形。
2
牙医究竟是怎么治疗这种剧痛的?
牙医会在牙齿上钻个孔,将牙髓腔开放,这叫「开髓引流术」。
高压锅上被开了洞,所有压力嗖一下全跑光了。
于是世界清静了。
但是看完上文你已经明白,牙痛是由压力引起的,不痛只是因为释放了压力,而非消灭了细菌。
钻开牙髓腔后,细菌依然存在。
所以,很多人误以为不痛了就是好了,但这其实只是第一步应急处理,接下来还应该按流程完成根管治疗,才是一个完整合理的治疗过程。
3
牙髓炎真的非得把牙神经拿掉吗?既然是细菌感染,难道不可以吃抗生素治疗吗?
这就是牙髓炎比较令人可惜和忧伤的地方了…
成人一旦发生牙髓炎,牙神经接触了细菌,这条牙神经就被判了死刑,要么接收根管治疗把神经处理掉,要么在疼痛中一点一点被细菌杀死。由于牙神经所处的特殊解剖构造,让保留牙神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几乎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抗生素确实可以杀死细菌,但是,
一来,药物根本进不去牙齿内。
二来,就算能杀光细菌也于事无补,牙髓腔里积聚的渗液和压力仍在,依然是剧痛无比。
所以,抗生素对于这种牙髓炎的牙痛是无能无力的。
4
最后,解释一个关于牙疼的幻觉:
牙痛,忍一忍,过去就好了
不少人的亲身经历,似乎确实是成功「忍」过去了,不痛了,好像感冒会自愈一样恢复了,
但这种情况其实无非是两种可能,哪一种都和「好了」搭不上边:
一忍啊忍,终于
牙神经被高压锅彻底焖熟了…
于是果然就不痛了!
嗯,毕竟神经都没了,当然也不会痛了…
不过细菌还在哦,他们收拾休整一番,准备继续向牙根前进前进前进~
二忍啊忍,终于
高压锅…底炸啦!
压力瞬间释放,果然就不痛了
不过细菌呼啦一下顺着牙根冲进了骨头,牙髓炎升级为根尖周炎~
细菌们商量,决定暂时先潜伏起来修好基地,等以后再收拾这个特别能忍的家伙…
5
希望你看完后能了解到:
遇到牙髓炎,不要学大熊猫,就算忍再久牙髓炎也不会自行恢复,只能白白饿成一道闪电了。
科学治疗,才能解决问题。
如果有人说自己从来没有牙疼过,我会怀疑他的记性,或者他混入地球人中的目的。
临床上遇到的患者,各式症状,千言万语,最后都汇成了一个字,「疼」。
这一期知乎Live,就从「疼」字出发,把常见的牙疼分门别类地讲一讲,整理一份最实用的自查小百科。
本次Live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常见的牙疼,究竟有多少种类?
牙疼都有哪些痛法?
为什么会这么痛?
好不容易把疼痛捱过去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究竟该怎么处理?
哪些药管用?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