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不吃药也能治牙疼进来长长见识吧

2021-10-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中医学认为牙痛一般可分为火牙痛和虫牙痛,“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牙痛有虚实之分。用针灸治疗牙痛,效果往往立竿见影。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用艾灸或者按揉穴位的方法治疗各型牙痛。

一、风火牙痛

特点:遇风发作或加重,受热痛感加重,或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初期。

治疗:可取翳风穴、合谷穴治疗。翳风穴为祛风要穴,属三焦经穴,艾灸此穴或者以手指代针按揉此穴可泻三焦之火,直达病所,疗效立竿见影。

操作方法:取艾条点燃,在患者的这两个穴位上灸5分钟,灸到皮肤发红,有热感即可。左侧牙痛灸右侧的穴位,右侧牙痛灸左侧的穴位。或以手指代针按压、搓揉双侧穴位5-10分钟。

二、胃火牙痛

特点:疼痛剧烈,牙龈红肿,可伴有口渴、口臭、尿黄、舌苔黄腻等胃热症状,多见于患有冠周炎、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患者。

治疗:可取内庭穴、合谷穴。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刺激此穴有清除胃热实火的功效。若胃火较甚,还可加服清胃散等清热泻火解毒类的中药,以求标本兼治。胃火牙痛型患者应禁食辛辣、牛羊肉等性温助火类的食物。

操作方法:胃火牙痛以指针为佳。以手指代针按压(用力宜大,刺激强)、搓揉双侧穴位5-10分钟。左侧牙痛按右侧的穴位,右侧牙痛按左侧的穴位。

三、虚火牙痛

特点:牙齿隐隐作痛,疼痛程度较轻,午后与夜间或过性生活后可加重,牙龈多不红肿,常出现牙齿松动、咬物无力或牙龈出血等症状,并伴有腰酸、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症状。此症多见于中老年的慢性牙周病患者,在青年人中也时有所见。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所以虚火牙痛多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治疗:可取太溪穴、合谷穴。太溪穴是肾经原穴,刺激此穴有补肾阴、降虚火的功效,故治疗虚火牙痛取之最宜。

操作方法:艾灸或者以手指代针按压、搓揉双侧穴位,时间5-10分钟即可。

四、虫牙痛

特点:突发牙齿剧痛,患者多有龋齿。

治疗:可取大杼穴、偏历穴。《灵枢·经脉第十》记载:“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上曲颊偏齿……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龋齿牙痛的病人在偏历穴处多有条索状物,压痛明显,只需用双手拇指用力按压该条索状物,快则数秒,慢则三五分钟,绝大多数患者的牙痛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

除此之外,艾灸耳孔治牙痛也有很好的疗效。操作方法为牙痛患者耳孔朝上侧躺,把点燃的艾条悬于距耳孔3~5厘米的地方使得艾条燃烧的热气进入耳孔,一直熏灸到耳内感觉温热时即可,一般可灸5分钟左右。左侧牙疼熏右侧的耳孔,右侧的牙疼熏左侧的耳孔。此法对治疗中老年虫牙、火牙引起的牙疼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mlpd.com/ysyys/11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