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语言艺术

2020-7-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语言从来都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除了言语中所要表达的浅层意思外,其所显露的气度与温情才是语言之美的真正所在。而教师的语言更应是一种艺术的存在,它是开启童稚智慧的神奇咒语,是照亮学生心灵的五彩阳光,更是指点学子遨游知识的海洋,搏击人生赛场的风向标和助跑器。

如果教师的语言真有这般美妙,那么它的作用有多大呢?我们看看便知。

教师语言艺术的意义之所在

1.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

学生心灵和身体都正处于非成熟状态,良好的引导和呵护能够使他们的心灵茁壮成长。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当一个孩子犯错的时候、或者当一个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用一句温暖而又尊重他们的话来宽慰他们,他们将受益匪浅。

2.提高教师上课的课堂品质

教师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主要手段,有些新上任的老师,课前准备的非常充分,可是却始终得不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而有些教师上课过程中基本不需要维持秩序,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集中到自己身上。教师语言艺术的高低则会直接影响学生上课对知识的接收程度。每位教师要尽量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努力提高自己教师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到教师语言的艺术和魅力,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

教师语言艺术,反映了教师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的良好愿望、美好心灵、热情态度、诚挚关怀等等,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同时,教师的教育水平与他的语言艺术也息息相关,职称的评定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课的表现。所以这就成为一种反推力,使教师不得不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师语言艺术。

既然教师的语言如此重要,那它的美是如何体现的呢?让我们来一一细数。

教师的语言之美

1.激励之言”意在催人奋进

激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言语的激励则较为普遍。教师充满激励的语言,能让学生不断地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如在课堂中,对回答得不对的学生说:“感谢你为同学们提供了思考!”对回答时不够流畅,声音小的学生,反复启发仍不理想的学生说:“理解他吧,他把自信藏在心里了。”对答错的学生说:“也表扬你,表扬你的勇气!”这样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让每个学生都会有学习的信心。其实面对学生,教师的话讲得得体就是感染力,讲得精彩就是影响力,讲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所有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向前展开,也激励着每位学生健康活泼地走向成功。

2.“机智之言”妙在令人叫绝

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随机应变。”这也就是我们常要求的教师应具有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决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我们知道,在平常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有时会与老师的意图背道而驰,这时有的老师则以“不太好,请坐!”“不准确,谁再来!”等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这样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发言的勇气,从而渐渐丧失学习兴趣。而如果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并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学生有这样一个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还会担心什么呢?

3.“幽默之言”趣在耐人寻味

幽默能给学生带来欢笑、带来理解、带来信心;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仅如此,幽默还可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这样的幽默语言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更让课堂增加了浓浓的人文气息。

4.“温情之言”美在感人心脾

与学生对话交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管是对优秀生的赞美,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都需要我们付出真情。俗话说得好:春风化雨暖人心。教师的语言应该像春风化雨一样,温暖孩子们的心,使之感动,使之茁壮成长。有人说:“感动,是最好的教育!”用语言去感动学生应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外,还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全方位的积极引导。这种引导,可以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启迪,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理解生活。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又应如何展现语言艺术呢?以下是从教师讲课时的声音控制及措辞这两方面提出的几点小建议。

教师在课堂中语言艺术

一.声音的控制艺术

课堂教学的语言,对于音量、音质、节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巧妙的对声音加以控制,对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发音的技巧

呼吸是发声的基础,“气息通过喉部声带的震动形成声音,再经过口腔和鼻腔协调合作产生“共鸣”,最后通过舌、齿、唇的协调动作发出各种音调,形成我们丰富多彩的声音。吸气是发声的准备,讲课时要求教师吸气多一些,吸得深一些。戏曲演员讲究“气人丹田”,就是在感觉上把气吸到小腹部,发声时总是感到小腹在用力。教师讲课虽不用这样的严格的要求,但尽量把气吸得深,声带才不易疲劳,如果讲课时感到胸部劳累,那就表明气吸得浅了,久而久之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

咬字不准,吐字不清,语言含糊,这也是教师讲课时常见的毛病。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常进行朗读练习,选取精彩的文章段落,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朗读,有意识地注意字音的完整。最好能象曲艺演员那样,选两、三段绕口令,锻炼唇、齿、舌的协调活动功能,持之以恒便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2.节奏的控制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语言的速度以每分钟90-个字为宜。节奏过快,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学生的大脑对听取的信息处理不及,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学语言节奏过慢,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导致学生精神涣散,降低学生听课的兴趣与效果。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语言的节奏应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要求等各种因素相适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越要相应地放慢讲话的速度,增加停顿;当教师要通过描绘一件生动具体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教师的讲述可以快一些,这样能较顺利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要通过摆出了几件事实,启发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一个科学结论时,教师的语言要放慢,给学生以充分的推理判断和思考的时;当教师在归纳叙述科学概念、科学结论时,要逐字逐句清晰准确,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科学原理。

3.声调的掌握

提高音量、降低音量、沉默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一般地讲,教学中讲到关键点时,或需要强调突出某个问题时,可以提高声调,放慢速度;在讲一般性陈述和过渡性的内容时,可用中低声调交替讲解加快语速;当发现学生出现疲态时,应及时更变语音语调,以引起注意,重新兴奋起来。短暂的沉默是教师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内容,激发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当教室内比较喧闹时,教师利用短暂的沉默,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再比如,讲完一课的重点后停一下—然后再轻声地重复一遍。或向全班同学公开提出问题后,适当地有意地停顿,而暂不要求谁来回答。都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二.讲课的语词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中国古代的教学论著《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讲课的教师,讲起来娓娓动听,引人人胜。

1.词准意切,通俗易懂

词准意切,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词语必须准确明了,不能含糊其词。既应有书面语言的严密精确,又应有口头语言的通俗易懂,顺口悦耳,便于说、听和记笔记,这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我们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听懂、学会、练熟。其前提条件是教师使学生听懂。如果教师的语言吞吞吐吐、词不达意,使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莫明其妙,这就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有些书面语,学生不易理解,这是极为正常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教师还必须把比较难懂的书面语言变成比较通俗的口头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词准意切,又要通俗易懂,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

2.亲切热情,文明礼貌

亲切热情,就是在教学中语言要有亲切感,充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多鼓励,以宽为主,以严为辅;不能老拉着脸,板着面孔。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这时一般都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这样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礼貌用语,不仅在社交中运用,在教学中更应加以运用。教师和学生说话要讲礼貌。象“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让学生既感到与老师之间平等,又感到老师谦虚可敬。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常引用一些名人诗句、格言成语来表达教师的意思,同学们感到老师词语丰富、生动、文雅,也就更敬重老师了。

3.生动形象,诙谐幽默

在教学中采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从心理学上来讲,教师讲课时如使学生感到有趣,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听起课来精神集中,记忆深刻。教师的语言生动、风趣虽不可能象相声演员那样来吸引学生,但课堂上注意语言幽默风趣却是非常必要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可曾说:“教学语言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语言艺术,这必然会增大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知识的奥秘,感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保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语言是艺术,其中蕴含的能量是温暖而促人奋进的,所以,掌握好这门艺术,你可以成为更加优秀的教师。

精彩导读

1、德育部落盟主简介:

(1)陈保峰简介

2、教育:

(1)打造学生认可的“班级惩罚制度”

(2)班规范例

(3)教育学生的忌讳

(4)到底该如何与学生谈话

(5)陈保峰

非穿不可的校服

(6)新任班主任的“专题班会”

(7)中职生与高中生的家庭背景比较分析

(8)招致学生反感的教育方式

(9)陈保峰

破解学生违规违纪的魔咒

(10)如何面对“教不好”的学生?

(11)新任班主任的“专题班会”

(12)好孩子根本不是夸出来的

(13)班主任开学要做的几件事

(14)主题班会的设计

(15)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16)解决学生上课讲话的招数

(17)班级期末工作的注意事项

(18)乱班的治理策略

(19)班规四问

(20)班级管理之道

(21)如何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

(22)班级管理的策略

(23)教师应避免的16种行为方式

(24)学生越来越难教,我们该怎么办?

(25)班级管理三部曲

人治·法治·自治

(26)学生易于接受的批评方式

(27)老师如何与这5种类型的家长沟通?

(28)增强班级凝聚力的7个方法

(29)学生手机管理的实操方法

(30)与学生谈心的8个秘诀

(31)学生早恋,教师该如何应对?

(32)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33)化解师生冲突的锦囊

(34)批评学生的八项原则

(35)特色班级的建设

(36)学生手机使用的有效管理

(37)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

(38)学生违纪事件处理的禁忌

(39)制定班规的操作性建议与范例

(40)班级管理的任务(班主任必读)

(41)学生早恋了,你么办会怎?

(42)孩子抗拒的不是教育内容,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

(43)优秀班主任管理的金点子

(44)如何扭转“差乱班“

(45)应对学生挑衅的策略

(46)孩子若不懂与世界如何相处,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的

(47)新学期,班主任如何进行班委改选?

(48)新班主任必做的几项工作

(48)批评学生的“度”

(48)班主任的“第一功课”

(49)学生吸烟怎么办?

(50)巧妙处理师生冲突的13个要点

(51)优秀班主任的“十个拥有”

(52)让学生“服”,老师需要练好内功

(53)班主任如何把话说到学生心坎里?

(54)优秀班主任的炼“六心”与聚“六气”

(55)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56)想毁掉一个孩子,就往死里夸他

(57)新生入学期的教育

(58)新班主任如何快速适应工作

(59)新学期,班主任如何选班委?

(60)班主任期末必办的几件事

(61)期末评语的写法

(62)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

(63)教师如何才能“管”住学生?

(64)高晓春: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

(65)中职生违纪的矫正

(66)如何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

(67)班级管理中积极情绪培养

(68)寒门与贵子之间,或许只差了一个好老师!

(69)班规“七问”

(70)班干部队伍的优化

(71)班主任素养“十字诀”

(72)对班主任工作的忠告

(73)教师管理班级的好点子

(74)优秀班主任的治班经验谈

(75)班级欺凌的防治

(76)管理学生行为纪律的好点子

(77)陈保峰

主题班会设计指南

(78)班主任必知的教育观念

(79)您的谈话是挽救一个学生,还是毁掉一个学生?

(80)魏书生的班规班纪(2)

(81)魏书生的班规班纪

(82)治班方略—班主任工作的“六重六强”

(83)学生违纪,班主任究竟该怎么批评?

(84)班主任如何惩罚学生?

(85)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你了解多少?

(85)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87)致教师:非暴力沟通

有话好好说

(88)上好班会课的套路

(89)惩罚学生的“落雪无痕”

(90)班主任如何化解学生的“软对抗”

(91)教师1%的过错,常抵消99%的努力

(92)老师——不要把自己逼到无路可退

(93)班级管理中的执行力

(94)班主任开学要做的几件事

(95)主题班会的种类、功能与设计

3、教育素材:

(1)自律让你自由

(2)你连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谈人生

(3)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4)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5)没有不委屈的工作

(6)致早恋学生的一封信

(7)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8)没有不委屈的工作

(9)我很累,但无路可退

(10)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11)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

(12)凡是太聪明太算计的人,都很不幸

(13)你的不自律,正慢慢毁掉你

(14)莫言: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15)混日子

(16)“份外工作”是“机遇”还是“累赘”?

(17)白岩松:不读书,你还能拿什么和别人拼?

(18)最可怕的是,自己没本事还瞧不起工作

(19)你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美好

(20)这些技能人才的党代表,你认识吗?

(21)错误的归因,落魄的人生

(22)陈保峰

职业院校学生必看的电影

(23)陈保峰

职业院校学生寒假安全提示

(24)陈保峰

要想远航,必将涉入深水区

(25)一个人沦为废柴的3种表现

(26)所有的舒适,都是有代价的

(27)三观不合,永远不会是一路人!

(28)职场上,有一种“挨骂”叫成长

(29)你今天有多不努力,明天你就有多不爽!

(30)“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

(31)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32)读书时偷的懒,要用一辈子来还

(33)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34)你羡慕的生活背后,都有你熬不了的苦

(35)让工作成为一种修行!

(36)被混日子毁掉的年轻人

(37)决定你上限的,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38)没人骂你,才是你职场最大的不幸

(39)一个人烂泥扶不上墙的10种表现

(40)职场十大规则

(41)如何与舍友友好相处?

(42)人为什么要努力工作?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43)致开学:看见人间疾苦,才懂闻鸡起舞

(44)真正的格局——遇到烂人不计较,碰到破事别纠缠

(45)比能力更能决定人生的,是你对工作的态度

(46)致技工院校学生的一封信

(47)心态不好,你将永远是个弱者

(48)细微之处见教养

(49)真正厉害的人,都戒掉了“玻璃心”

(50)《人民日报》推荐给学生的40部纪录片

(51)白岩松:我们为什么不幸福?

(52)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53)致学生:被老师批评,是一种幸福

(54)适合学生观看的9部励志影片

(55)致学生: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老师,都要认真听课!

(56)那个管你最狠的老师,其实爱你最深

(57)致学生:别让“垃圾快乐”毁了你!

(58)就凭这个,就该尊敬教师!

(59)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

(60)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致学生)

(61)不想吃生活的苦,就要吃学习的苦

(62)斯坦福大学: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比进名校更重要!

(63)中职生寒假安全攻略

(64)无知的代价

4、教学:

(1)新任班级的授课技巧

(2)课堂管理的十项建议

(3)特级教师的11个建议——如何上课

(4)听课——如何内行听门道

(5)一堂课的导入与收尾技巧

(6)教师听课,到底该听什么?

(7)如何上好一堂课——优质课的考量维度

(8)微课制作详解

(9)教师说课的六大核心艺术

(10)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11)教师备课备什么?

(12)教师备课的要义

(13)提高课堂吸引力的锦囊

(14)课堂教学的“迷失”!

(15)花里胡哨的课堂,无所适从的学生

(16)课堂纪律管理的真知灼见(教师必读)

(17)教师应该怎么写听课记录?

(18)陈保峰

老师,您的PPT用对了吗?

(19)好课的四个标准——你做到了几个?

(20)教师上课的“10个不宜”

(21)教师必须学习和修炼的基本功

(22)上好课的软实力——常用教法

(23)课堂上,教师到底该站哪?

(24)怎样进行学情分析

(25)教育技术手段在进步,上不好课的教师却多了

(26)上好一堂课的10个经典法则

(27)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法

(28)说课的套路

(29)教师的十个教学基本功

(30)讲好公开课的必备技巧

(31)活跃课堂讨论的8种方法

(32)把课上好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

(33)七个使课堂更精彩的细节!

(34)学情分析操作指南

(35)优秀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

(36)教师授课最易忽视的14个细节

(37)教师应该具有的课堂教学能力

(38)教师魅力与魅力课堂

(39)处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策略

(40)课堂教学如何像电子游戏一样吸引人

(41)常被教师忽视的课堂教学要点

(42)教师课程设计的方法

(43)如何实施课程思政?

(44)教师必知:学习的六个层次

(45)课堂上也有“C位”!站位影响课堂气场,老师您站对了吗?

(46)教师必知的教学能力

(47)教师上课16忌!你中招了吗?

(48)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49)教师必知的教学原则!

(50)教师到底该如何备课?

(51)到底如何上好一节优质课?

(52)如何让说课变得更好?

(53)教师开学要做的几件事

(54)学生顶岗实习的六大误区

5、其它:

(1)不被“特色”所折腾

(2)陈保峰

学校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3)“把基础做好”是最好的办学特色

(4)教书是一场修行

(5)陈保峰

大数据下的中高职院校——网民对中高职院校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mlpd.com/ysyyy/9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