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警惕疱疹性咽颊炎来袭

2017-6-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导语:最近,医院儿科门诊疱疹性咽颊炎宝宝明显增多,宝宝都有发热,流口水,不肯吃饭,检查口腔都有疱疹或溃疡,有的宝宝热度还是很高的哦!还发生抽搐,宝宝对病痛不会表达,看了真让人心疼。近日更有帖子流传:今年的疱疹性咽颊炎很厉害,是由一种新型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比手足口病还厉害哟!知道了这些,宝爸宝妈们真的有点坐不住了,究竟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呢?应该如何来预防呢?宝爸宝妈不用急,育苗通带你长姿势!1.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它的罪魁祸首即病原是肠道病毒,引起这种疾病的肠道病毒有许多种哦!别信“疱疹性咽颊炎新型病毒”的谣言!儿科医生说:常见的病原还是柯萨奇A组病毒、疱疹病毒和EB病毒,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溃疡。2.如何识别疱疹性咽颊炎?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3-6天,也就是说宝宝在感染病毒后,经过3-6天才发病,宝宝往往以突然高热起病,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热度可达39~41℃,持续1-2天后出现咽部充血,口腔黏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疱疹数量很少多于12个,直径一般在1~2mm,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等部位,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毫米以下,1~5日内愈合,体温消退,一般病程4-6日,症状重的宝宝病程可延长至2周。患儿因溃疡疼痛表现烦躁不安、流涎、呕吐、厌食等,热度高时有的宝宝还可发生高热惊厥。本病有自限性,患儿大多数恢复良好,但宝爸宝妈一定不能大意哦!因为极少数病重患儿会有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所以宝宝患病期间,要认真护理,仔细观察,发现病情加重及时带宝宝就医。3.疱疹性咽颊炎是如何传播的?传染源疱疹性咽颊炎的传染源是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与手足口病一样,成人也会感染,但成人一般是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自己没有症状,但可通过多种途径将病毒传播给别人,使易感者感染或发病,因此,家中成人也要做好预防工作,以免将病毒传播给宝宝。传播途径与手足口病一样,主要为呼吸道传播和消化道传播,病毒可通过病人的飞沫、唾液、破溃的疱疹液和粪便排出体外,宝宝通过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水而被传染,也可通过吸入病人的呼吸道飞沫而受染。还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衣服、玩具等被传染,这种传播方式医学上称为“间接传播”。易感者夏秋季是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季,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呼吸系统抵抗力弱、过敏宝宝易患此病,宝宝在劳累、身体受凉或气温突变等情况下易患疾病。4.疱疹性咽颊炎与手足口病有何关系?疱疹性咽颊炎病原多见于柯萨奇A组病毒,说到柯萨奇A组病毒,宝爸宝妈肯定会说:“这不就是引进手足口病的病毒吗?怎么也引起疱疹性咽颊炎了呢?”医学专家这样说的:“这种病毒不仅可引起手足口病,同时也可引起疱疹性咽颊炎”。因此,在儿科,手足口病宝宝在手、足等部位还没有出疹时,往往容易被诊断为疱疹性咽颊炎,但不同的是手足口病宝宝的口腔疱疹一般在二颊前部,而疱疹性咽颊炎宝宝的疱疹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等部位,因此当宝宝被诊断为疱疹性咽颊炎时,宝爸宝妈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观察手、足、臀部、肛门周围有无出疹,以防发生手足口病。5.预防的方法有哪些?与手足口病一样,疱疹性咽颊炎的预防措施有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加强锻炼、开窗通风,少去人多场所,这些措施相信宝爸宝妈最熟悉不过了,因为手足口病已经疯狂了好多年,卫生宣传相信已经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的程度了,那育苗通在此不再多说了哦!6.患病宝宝护理时应该注意什么?(1)降温:体温低于39℃,可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冷敷、温水擦浴。当发热超过39℃时应用退烧药退烧。(2)疱疹性咽颊炎是病毒感染,应用抗生素不但无效,反而会导致体内菌群紊乱。(3)口腔饮食护理:给于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如牛奶、蛋羹等,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4)餐具及时消毒。(5)常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6)鼓励宝宝多喝温白开水。可以镇痛并冲刷创面。如何区别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最大的区别,就是疱疹性咽颊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咽颊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也就是说,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疱疹性咽颊炎与手足口病的异同和关联病原 同:是什么将二者连到一起了呢?是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是导致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导致疱疹性咽颊炎的主要是A1-6,8,10,22亚型,导致手足口的主要是A16亚型。异:虽然导致两种疾病的主要病原相同,但少数手足口病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导致,EV71型病毒所致手足口病常常比较重。疱疹性咽颊炎还可由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及控制同:二者的传染性都很强,易造成群体发病。早教中心、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孩子是高发群体。异:手足口病原来在儿科门诊中并不少见,大多过程轻微。年,安徽阜阳发生较为集中的手足口病疫情,并出现危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一旦一种疾病列入传染病,其管理、宣传会有很大变化,这也是大家对手足口病了解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因属于法定传染病,如果幼儿园或学校有手足口集体发病常会关闭班级或整个幼儿园。临床表现同:两种疾病一般都伴有发热,均可在口腔内见到疱疹、溃疡。因二者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尤其病程初期,所以在疾病初期当手、足未出现皮疹前可能会被诊断为疱疹性咽颊炎。见到有家长抱怨:上次给我看病的医生都误诊了,说我们是疱疹性咽颊炎,其实是手足口病。其实这不能算误诊。异:手足口病:多数手足口病发热不高,热程1-2天。口部疹子、溃疡位置偏口腔前侧(唇部)及口周(如图),同时伴发手、足皮疹(所以称为手足口病),有的患儿在臀部皮肤也可看到红疹。极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炎、脑炎等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危重型患儿多有肠道病毒71型引起。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咽颊炎由于由柯萨奇病毒不同的亚型引起,所以临床表现差别很大,有的很轻,有的却很重,不同年龄临床特点也不太一样。重的起病急,高热起病,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约2——5日后下降,还有烧的更长的。体温特别高时甚至会发生高热惊厥。患儿烦躁哭闹明显,有的患儿可有呕吐及腹泻。轻的仅有1-2天的轻中度发热。治疗: 同:二者都是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常不需特殊治疗,一般不建议使用抗生素。皮疹一般不需处理。多饮水、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就可以了。短则2-3天即好,一般一周,严重的会比较长。异:疱疹性咽颊炎:相当一部分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病情比较重,高热持续不退。高热时,要积极予以退热处理,以免引起高热惊厥。如高热持续,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明显,CRP增高明显,考虑可能并发细菌感染,此时可使用抗生素。继发中耳炎、鼻窦炎等合并症,也可考虑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抗生素需要医生来确定。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2017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哪里能买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mlpd.com/ysycs/5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