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三次咽颊炎之后,宝妈的防治和护理手册
2017-6-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写这篇帖子时,心里还有自责。虽然咽颊炎会反复得,但是得过一次可能是偶然,得过三次,不能不说是家长的失职。因此,我将宝宝的治疗经历和自己的心得在此总结成一篇文章,希望自己能吸取教训,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们可以做个参考。
声明:本文是根据亲身经历整理,不能包含所有孩子的所有情况,可以参考,医院医生的建议为准。
宝宝早上起床开始低烧,中午一觉醒来就开始高烧38.5度,萎靡不振。去医院医生诊断是扁桃体炎,此时距离发烧有7、8个小时,第二天孩子说嗓子不舒服,妈妈的直觉告诉我可能不是扁桃体炎,于医院检查,医生用手电筒一看,说:“典型的疱疹性咽颊炎”。是的,咽颊炎一般要在3-24小时后才能诊断出来,医院并不是误诊。
咽颊炎,不仅是要和疾病抗战,这也是妈妈和宝宝的一场心理战,只有得过才知道宝宝遭受的痛苦。但不管得没得过,我相信,妈妈们心中最重要的问题,一定不是治疗,而是预防,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下面两个问题:
*咽颊炎是怎么传播的?
*预防咽颊炎,我们能做什么?
每次孩子得病,妈妈们都会努力地回忆“到底是在哪里传染的?有没去人多的地方?”,我也一直错误地以为咽颊炎是呼吸系统疾病,其实这是一类“肠道疾病”,也就是说并不仅仅是“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就能避免,得病原因也不仅仅是“被其他小朋友传染”“在公共场所吸入病毒”这么单一。
患儿及尚在潜伏期(潜伏期3-5天)的无症状带病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均含有较多的病毒,可污染手、毛巾、水杯、玩具、餐具等,加上孩子不注意个人卫生,病毒通过日常接触都有可能经口感染。免疫力差的孩子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同在幼儿园,大部分小朋友被传染,也总有几个不被传染,这就是免疫力高低的差别。因此,要想避免得咽颊炎,应该做好预防工作,从源头杜绝。
要注意孩子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病菌是从手经口腔带入体内。
常清洗宝宝的玩具,个人用品,特别是和小朋友一起玩过的。
居家环境要勤通风,特别是夏季病菌极易滋生的季节,这也是咽颊炎的高发季节。
少去人多密闭的地方:如淘气堡、超市等等。有的淘气堡常年不消毒,孩子多,器具上布满细菌,孩子接触密切,很容易传染。
多喝水,一方面补充身体足够水分,另一方面让体内毒素、病菌尽快排出体内,降低患病几率。
加强身体锻炼,饮食营养要全面,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油腻食物,按时排便,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抵抗力。
7.大人喂饭,避免口腔接触。现在的研磨工具、料理机很多,完全可以避免传统喂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