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因一颗智齿的问题拿掉了腹中的胎儿
2017-3-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35岁的吴女士怀孕近9个月了,2个月前吴女士突然出现右侧后牙疼痛,由于了解到在孕期治疗牙齿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她就默默地忍受着牙齿所给她带来的痛。
一周前,吴女士右侧面部开始肿胀不适,不能张口,进食、吞咽困难,实在忍医院口腔科就诊。口腔科医生接诊后诊断吴女士右面部感染伴脓肿形成。
吴女士回忆,怀孕前所有的检查都已经做完了,这是她怀的第二个宝宝了,而且怀第一个宝宝时也并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也就没做口腔科检查了。
医生说,他曾接诊过一名怀孕近4个月的准妈妈,因感染已无法用药物控制,为了保命只能放弃肚子里的宝宝。
医生介绍,吴女士的面部感染是由她的智齿发炎导致,女性在孕期特别容易发生牙周问题,因为怀孕后体内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大幅升高,这会使已有的炎症加重。炎症蔓延到牙神经,导致牙神经出现疼痛难忍。
据数据统计,有80%的女性在怀孕的时侯会出现牙龈出血及肿痛。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如果吴女士能孕前处理好她的智齿,也就不用忍受这份痛苦。
孕妇牙痛一般有以下原因:
1、智齿发炎
由于孕期激素的改变,可以加重牙龈原有的炎症而急性发作。这种情况,只能在口腔专科局部上药,同时应用漱口液(有中药成分的)。
2、牙髓炎或根尖周炎
一般来说是由龋齿发展而来的。这种情况,需要钻牙,这是应急处理,止痛立竿见影。物理操作,局部上药,对胎儿没有影响。
3、孕激素影响
怀孕期间由于体内的雌、孕激素增多,内分泌系统发生很大变化,使牙龈的毛细血管扩张、弯曲、弹性减弱导致血液淤滞、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孕期的女性很容易发生牙龈出血、肿胀、口臭、引起牙龈炎。
4、齿龈部妊娠瘤
孕妇妊娠3—4个月后,妊娠瘤易发生在牙龈乳头上,呈肿瘤样增生,触之易出血,称为齿龈部妊娠瘤”,对人体并没有什么伤害,而且通常不会疼痛。妊娠性龈炎在分娩后多能自愈,妊娠瘤在妊娠期后可缩小或停止生长,也可在产后进行龈瘤切除术。
5、饮食习惯
妊娠期的孕妇进食量和次数都有显著的增加,对酸性、甜性食物有所偏爱,所以会伤害到牙齿。此外有的孕妇常感疲倦和行动不便,对口腔卫生较疏忽,从而导致牙率的增加。这些是孕期特有的改变,因此称之为妊娠期牙龈炎”。
孕期口腔疾病可能造成的危害
医生说,孕妇的口腔疾病,不仅会危害自身健康,还会影响胎儿发育,威胁到胎儿的安全。
1.存在于牙周袋中的细菌,能释放出毒素,通过母体,影响胎盘的功能,可能造成流产、早产、胎儿低重等现象。
2.牙龈肿痛、龋齿越来越严重,会影响孕妇对营养的消化、吸收。
3.孕妇若处于长时间口腔疾病疼痛中,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等心理症状,这些都会间接影响胎儿发育。
4.孕妇如果不及时防治口腔疾病,由于牙周病菌会由唾液传播,宝宝出生后,妈妈亲吻、喂食等亲密动作,可能将病菌传给宝宝。
5.口腔疾病惹出祸端的病例很常见,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败血症,并造成中毒性休克乃至死亡。
孕前进行全面口腔检查的必要性
医生提醒备孕女性,最好在孕前半年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把存在致病隐患的牙齿进行处理,有问题及早治疗减少牙龈感染。除此之外,孕期准妈妈也要注意口腔疾病护理。
1、胎儿骨骼形成需要大量的钙质,准妈妈的牙齿最容易由于受到酸性物质的腐蚀而引起龋坏。准妈妈应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虾皮、牛奶、豆制品等,以补充自身及胎宝贝对钙的需要,还能保护自身的牙齿健康。
2、有些准妈妈喜欢吃酸味食物,吃过酸味食物后可要及时用白水漱漱口,尽量降低牙齿所受的腐蚀。少吃甜食,因为甜食入口之后都会变成酸性物质。而且孕吐现象中倒流的胃酸也会伤害牙齿,此时也需要及时用白水漱漱口。
3、妊娠期间,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很大变化,牙龈黏膜充血、水肿,孕妈咪应选用软毛牙刷,每3-6个月更换1次。
4、如果有出血、水肿,请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耽误治疗。
5、牙线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洁牙用具,不宜太粗或太细,用以剔除牙刷不易刷到的牙缝中的食物残留和牙面上的软垢。
6、上下叩齿动作能增强牙齿的坚固性,同时可增加口腔唾液分泌量,其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洁齿的作用。
7、进食粗纤维食物时,能使咀嚼时间延长,咀嚼力增加,对牙周组织产生正常的生理性刺激,有利于健齿固齿。
8、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