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功效及食疗方法

2018-2-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导言:真要说到中药,怎么可能会不提到甘草。甘草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味中药了,方剂中经常作为使药,方解里经常能看到“甘草调和/缓和诸药”;日常生活中有人咳嗽了,就会想到去买点甘草含片来镇咳祛痰。就连欧美那边,也有用甘草做成的黑色的甘草糖,欧美人民还对这些口感独特的甘草糖颇为上瘾。

药用甘草

甘草大家都知道,价格便宜,经济实惠,很多方中都能用到。民间有一个方剂,叫做“六一散”,是将滑石和生甘草以六比一的比例配成,在小儿洗完澡之后涂撒,既可防止痱毒,又可以预防湿疹,价廉且疗效显著。

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

甘草《神农本草经》

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陕西、新疆等地。通常在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国老、蜜甘、粉草、甜草、甜根子等。

其性平,味甘。

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和中缓急,止痛,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肺痰咳喘、心悸气短、四肢拘急疼痛、痈肿疮毒、药食中毒等。

本品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抗感染、抗变态反应,并有抗心律失常、抗溃疡的作用。此外,具有镇咳、镇痛、解毒、降血脂、保肝的作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乳腺炎、慢性咽炎、抑郁症、食物中毒、尿崩症、皮肤病、手足癣等疾病。

大剂量久服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菘菜、海藻同用;实证中满腹胀、水肿者忌服。古代文献载有甘草忌猪肉。

煎服,一次常用量1.5~10克。

甘草药用很广,用量很大,成为紧俏的药材,而且也是食品工业的原料。在药膳、保健食品制作时,可选用煮、炖、熬、蒸、炒等烹制方法。

甘草因其根和根茎味甘甜而得名,而关于甘草最响的一个称号“国老”,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何调和诸药而给人感觉很“和事老”的甘草,会有那么一个响亮的名头。

其实正是因为甘草“甘以缓之”,能协和百药,缓和药物的烈性。著名的道医陶弘景才称甘草为“国老”,曰:“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

食膳与实际应用

1、菊花甘草汤:取白菊花克,甘草12克,浸泡30分钟后煎煮,煮沸10分钟后去渣,趁温热分四次服用。可清热解毒,用于疔疮肿痛患者。

2、甘麦大枣汤:取淮小麦克,大枣10枚,炙甘草10克。先用水煮炙甘草,取汁,再用炙甘草汁煮小麦和大枣,水沸后改小火煨至小麦烂熟成稀粥即可。早晚空腹各服一碗,有养心宁神、和中缓急的功效。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精神恍惚、悲伤欲哭和烦躁欲死等症。

3、甘草绿豆汤:取绿豆克,生甘草10克。加水慢煮后服用,可解暑热及药物中毒。

4、助眠甘草汤:取甘草9克,小麦50克,红枣9克,清水0毫升。煮沸后小火续煮15分钟,去渣当茶饮,具有解郁忘忧、益气健脾的功效。用于焦虑不安、入睡困难或浅眠易醒的患者。

5、甘草二花饮:取白菊花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白糖10克。先把菊花和红花去杂质洗净,然后将二者及甘草加水毫升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煎煮10分钟,最后加入白糖,代茶饮用。具有平肝疏风和清热解毒之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并见头痛目赤的患者。

当然,甘草也不是人人皆宜、多多益善。有报道称每日煎服5-10克甘草,连续服用一年可导致水肿、血压升高、腹脘胀满、食少纳呆等。所以我们在日常服用甘草时,还应对症、适量,并遵从医嘱。

太和珍宝堂

您的养生顾问!传播中药养生知识,弘扬传统中药文化!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mlpd.com/ysyby/7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