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如何处理疱疹型咽颊炎
2017-6-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进入炎热夏季以来,幼儿易上火,病毒感染的案例较多,最为常见的就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疱疹性咽颊炎,出现这种疾病家长不要惊慌,我们早发现早治疗,该病毒可防可控,此病来势汹汹,但有自限性,自然病程一般为一周左右。所以请您配合我们幼儿园,家园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一、认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病毒感染,偶尔也由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经飞沫或接触传播,可散发或流行,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夏秋季多发,好发于6月-6岁的儿童。
症状多表现为起病急,常以发热、流涎、拒食、咽痛就诊,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查体咽峡部可见灰白色小疱疹及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该病好发于夏秋季(目前正值高发季),传染性强、传播快,通过接触、飞沫传播,6个月-5岁的儿童普遍易感,特别容易在幼托机构造成流行。
该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V71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特点为突然出现的发热、咽痛、流涎、拒食,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或者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患儿口腔黏膜可见疱疹,可能累及上腭、扁桃体、咽峡部等。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破溃变为溃疡,颈部、颌下可以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少数病例还会发展为手足口病,除了口腔疱疹外,手、足、臀部还会有皮疹,不痒、不痛。
血常规检查会发现,患儿的白细胞是正常或者偏高,如果还合并了细菌感染的孩子,C反应蛋白数据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
此病来势汹汹,但有自限性,自然病程为1周左右。
更小的患儿由于不能诉说咽痛,所以日夜哭闹,烦躁不安,睡眠不宁。普通咽炎通常是散发的,由于没有溃疡,病情较轻,传染性也比较小,而疱疹性咽峡炎季节性比较明显,病程为7~10天,传染性较大,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了疱疹性咽峡炎,应把孩子与其他小朋友隔离,以免造成传染,并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二、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呢?
因为这种病是病毒感染所致,所以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一般不用抗生素。可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或板兰根冲剂等。另外还可服用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局部可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咽峡部。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面,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鼓励患儿多喝水。
2.遇发热,则可物理降温处理;当体温超过38.5℃时,建议口服退热药物降温,以预防高热惊厥。
3.注意口腔护理。可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喷剂,混合思密达喷于溃疡面,以减轻患儿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4.轻症患儿营养师的处理方法是:
1.益生元
2.紫雏菊
3.维生素C
4.锌
既然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补充益生元益生菌调理肠道菌群是必要的,紫雏菊是有抗病毒作用的,VC提高免疫力,锌帮助伤口愈合。
严重的可以用冰硼散撒溃疡上减少疼痛加快愈合。
持续高热、不能进食的患儿则需要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合并了细菌感染的患儿,需要就医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如患儿精神萎靡、持续高热、抽搐,还需注意重要脏器合并症(心脏、肺、脑损伤),医院就医!
三、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妈妈如何饮食护理呢?
当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另外,给孩子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避免吃过热的食物。为防止继发感染,在治疗期间要避免淋雨、过度疲劳,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可选用淡盐水漱口。
疱疹型咽颊炎您了解清楚了吗?炎炎夏日,一定要给孩子勤洗手,多喝水,多休息,尽量避免到人多密集的场所,保护幼儿健康请从你我做起!
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