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疱疹性咽颊炎高发期家长一定要知道这
2021-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近期,又有许多家长发现宝宝得了“疱疹性咽颊炎”。一般来说,夏秋季为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秋天温燥,容易伤了津液而出现上火的情况,因此,不少人在秋季常会出现口腔溃疡、口干喉痛等情况。另外,秋天因为天干物燥,早晚温差大,身体的新陈代谢机能还不能适应,就容易导致生病。
况且,儿童的免疫力本来就较成年人低,所以每到秋季,医院的儿童急诊科常常会人满为患。但是,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只是在秋季才会感染,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发病。只是因为秋季是高发季节,让不少家长有了一种只有秋季才会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错误认识。在疾病流行期间,根据典型症状和特征性咽峡部损害即作出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得了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除了发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滴水不进。这些症状没有特效药,医生一般是对症处理,比如当孩子出现脱水症状时进行补液,并开出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可以起到辅助抗病毒的作用。对发烧并出现口腔疱疹的孩子,喂食后更加要注意口腔卫生,给孩子漱口,避免细菌从溃疡的伤口进入,造成进一步的感染。
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减轻不适的方法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吃清淡食物,最好吃几天稍稀的白粥,有助于吞咽。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撒在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建议参考用药:利巴韦林、希刻劳、清开灵、咽扁颗粒等属于抗生素、解热镇痛、清咽利喉类药品。对于不想给宝宝服用药物的家长,或者是拒绝喝药的宝宝,也可采取给宝宝口腔内喷洒口腔抑菌粉的办法,让宝宝早日康复。
平时还要注意保持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并且,在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此外,在此阶段,家长们要注意让宝宝勤洗手,切勿带宝宝去人多密集且空气不流通的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病起病急,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如果抽搐,医院的同时,可以掐住患者的人中穴,同时要防止在抽搐时咬伤舌头。
潜伏期为2-4天,常表现为突然急剧发热,多见39℃左右及以上高热。年龄较大患儿可诉咽痛,严重者影响进食;婴幼儿主要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一些伴头痛或呕吐。
最典型的症状出现在咽部,咽部充血,口腔上颚、咽峡部、扁桃体前柱、悬雍垂等部位,会在起病2日内出现数个小的(直径1~2mm)疱疹,周围伴有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溃疡。
嗓子里的疱疹不是一下子就全都表出来的,可能它刚开始就一两个,多者会增至十余个。舌质通常比较红,舌苔比较厚,而且一般中间非常厚。有一部分手足口的患儿,起初会只表现出类似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随后才会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
重要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也可采用推拿的方法退烧,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与感冒的区别: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孩子患了疱疹性咽峡炎,需要注意这三点:
1、疱疹性的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无效的;
2、控制体温是首要,而病毒(也就是疱疹)必须让它发出来(需要3-5天)。
3、同时加强肠胃护理。饮食清淡,多喝水!
在此,侯马刘韩敏小儿推拿店推拿老师给大家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的一些推拿方法,可有效帮助孩子退烧。
1、清胃次
2、清肺次
3、揉二马次
4、揉外劳宫次
5、清天河水次
6、退六腑次
7、推天柱骨次
喝三豆饮,也可以对预防和辅助调理疱疹性咽峡炎起到很好的作用:
目前是疱疹性咽颊炎以及手足口病发病高发期,推荐大家饮用三豆饮来预防和辅助调理。三豆饮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扁鹊的著名处方,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三豆水的作用有:
1.清热利水作用:三豆水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中暑、胸闷、头晕、咽喉炎、口腔溃疡、疖痈、疱疹等,还具有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的作用,可用于消肿,治疗小便困难。2.清心除烦作用:黑大豆可入心经,具有清心火的作用,可用于因心火上炎导致的心烦气躁、口舌生疮等症状。疱疹性咽峡炎注意隔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疱疹性咽颊炎目前还没有可以预防的疫苗。因此,建议给宝宝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加强锻炼,平时家中要多开窗通风,少去人多的场所。
喜欢就关我们!关爱我们的孩子,普及小儿推拿知识,是我们的宗旨。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免受过度医疗造成的伤害是我们的责任。好妈妈胜过好医生,预防大于治疗,健康中国从娃娃抓起!
侯马刘韩敏小儿推拿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