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牙医解答关于牙齿的最难回答的七个问题

2021/12/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是否会传染 https://m.39.net/disease/a_5837962.html

很多朋友面对自己的牙齿出现问题都会有很多疑惑,这次就给大家解答一下疑惑。不信,快来看看!

1.最疑惑的问题:智齿不疼,为什么要拔啊?

这恐怕是大家最不能理解的问题了吧,牙医也不是建议大家拔除所有智齿。

只有下面情况,牙医才不建议拔除:智齿萌出完全,具有咬合功能,或者12岁的患者因为龋齿拔除了第一、第二磨牙的患者,智齿建议保留。

对于智齿已经出现过问题,或者将来可能出现问题的阻生智齿,牙医一般建议拔除。

个人的解释是:阻生智齿是一颗颗肯定要爆炸的炸弹,只是牙医还不能预测什么时候会爆炸。

对于可能要出现问题的阻生智齿,牙医建议预防性的拔除。

对于牙医建议拔除的智齿,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可能会出现智齿冠周炎、有的是会出现咬合创伤、有的会出现食物嵌塞、有的会导致邻牙出现龋齿,甚至是牙髓炎。

2.最难解答的问题:能不能等智齿疼过了,再去拔除阻生智齿?

为什么非要等疼过了再考虑去拔除阻生智齿?

对于阻生智齿的拔除,牙医一般建议是预防性的拔除,不要等疼过了再去考虑拔除阻生智齿。

有的人说拔除阻生智齿会疼痛。

其实大家基本上都有过牙疼的经历,拔牙的疼痛恐怕远远轻于牙髓炎的疼痛吧。

另外阻生智齿一旦出现问题,那肯定是大问题。

到那时付出的医疗花费会更多,时间成本也会更多。一旦导致邻牙出现根面龋、牙髓炎、甚至拔除,时间和医疗成本都会更多。

3.最令人无语的问题:听说洗牙对牙齿有伤害,我能不能不洗牙?

其实可以告诉你,牙医自己每年都洗牙。

要是洗牙真是有伤害,那也是牙医伤害自己最深,大家就勉为其难的让“牙医伤害一两次吧”。

洗牙后会出现一些大家常说的问题:

比如说:漏风、牙齿敏感、粗糙等。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您更应该好好洗牙了。

结石才是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

漏风,说明牙结石刺激已经导致牙龈出现衰退了,清除牙结石,自然会出现牙结石占据的缝隙;

牙齿敏感,也是一样,牙结石刺激导致根面暴露,去除牙结石根面暴露自然会出现敏感,不过这种症状只是暂时的;

粗糙,牙结石已经对牙齿表面造成伤害了,出现坑凹不平。如果大家坚持定期洗牙,相信这些问题只会离您越来越远。

4.最令人愤恨的问题:牙龋坏了,能不能不补牙啊?

龋齿可谓牙科发病率最高的牙病,龋病早期充填,一次就能完成治疗,医保能够报销,还省时间和费用。

有的人说,牙医是不是坑我啊,明明牙齿不疼,老忽悠我去补牙。

龋病的早期充填,省时省费用,还没症状。

一旦龋病进展到牙髓炎,不仅要做根管治疗,还有后期镶牙,治疗复诊次数多达6-7次,治疗费用高达左右,所以说牙医建议龋病早期充填,其实是在帮您省时省费用。

5.最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医生,这颗坏牙根在这儿,我可以不镶牙,您一旦拔了,我必须得镶牙了,所以还是不拔为好?

对于残根的危害,很多很多。

首先会疼;

另外会出现食物的堆积,导致局部口腔异味;

长久的根尖炎有可能会导致根尖囊肿,出现骨损害;

长久的残根不做治疗和牙齿缺失不镶牙的危害其实是一样的。

对于残根的治疗方案,一般是拍片检查,如果能够保留,可以先行根管治疗,然后行桩核冠修复,如果不能保留,建议拔除后早期修复。

6.最无奈的问题:医生,我也想看牙,可是我没时间?

关于看病没时间的问题,恐怕是大家都会面临到的问题。

牙科疾病建议大家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牙科疾病的建议都从预防做起,从坚持正确刷牙做起,保持口腔卫生;

半年到一年洗洗牙,既是洗牙也是全面的口腔检查。

7.最令人伤心的问题:这颗牙齿掉了很久了,一直觉得也没什么问题,能不能不镶牙?

牙齿缺失短期内是没什么症状的,也不会出现什么严重问题,所以很多人就认为不用镶牙。

其实牙齿缺失会导致出现更多的问题:邻牙倾斜、对颌牙齿伸长、食物嵌塞、邻牙龋坏、牙周炎等。所以说一颗牙齿的缺失,出现的是一侧牙齿的问题。

河北爱雅仕口腔连锁安全就诊环境公共区域每天对所有区域和物品进行2次紫外线及酒精消毒设立预检分诊台测量体温,进行流行病学问诊体温正常,无流行病学史进入正常诊疗程序一人一室一消毒诊疗前进行严格防护准备牙椅头枕套一次性防护罩“一人一用”诊室“一人一用一消毒”防止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严格自我防护全体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核酸检测每天进行2次体温检测对医护及顾客都做到安全防护

顾客就诊流程

预约就诊——人员防护——预检分诊——必要诊疗——诊室消毒——医废处理预约电话01电话预约裕东小区分院:、山水郡分院:、国际城分院:、众美绿都分院:朗菲园分院:2客服预约爱牙--门诊预约复诊可联系主治医师或拨打门诊电话预约。预约注意事项1请提前预约,避免集中就诊和候诊时间长2就诊时请佩戴口罩,做好安全防护3

配合体温测量和流行病学调查

4

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就能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mlpd.com/ysyzl/12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