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齿率高达719,这是个什么概念

2021-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孩事儿

儿童龋病是一种常见、与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相关的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因为乳齿钙化程度低,易受细菌侵蚀而蛀坏。这些细菌源于母亲通过亲吻、喂食、咳嗽、打喷嚏、逗玩等途径将有害菌传染结儿童的。儿童的口腔本是清洁无菌的,妈妈可能通过亲吻、尝奶温等方式将变形链球菌传给儿童,这种细菌是导致龋齿的罪魁祸首。

近20年来尽管人民整体健康和口腔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但口腔疾病,尤其是龋病仍然是非常普遍的健康问题。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龋齿发病率高达50%~90%。在年时,第三次全国口腔调查流行病数据显示,5岁儿童的乳牙龋患率为66%。而到了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调查流行病数据显示,我国5岁儿童患龋齿率竟达到71.9%,平均龋齿为4.24颗,12岁儿童恒牙的龋病率为34.5%,呈现出的是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

不仅如此,70%以上的成年人罹患龋病,且大多未得到治疗。因此,龋病是影响我国人群口腔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儿童乳牙龋齿不仅会造成疼痛,影响日常的生活,更影响儿童食物的摄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龋病是造成成年人第一恒磨牙丧失的最主要原因。

除了数字上的变化,我们也能切身感受到:每到寒暑假,医院口腔科各种火爆,一号难求。而看牙医也成了很多孩子的假期噩梦。

为什么患龋齿的孩子越来越多?可能我们会怪罪孩子吃了太多的甜食、喝了太多的饮料,又不好好刷牙。

但事实真是如此么,其实不然,导致孩子患龋齿还有其他客观的原因。

一、龋齿的形成

龋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细菌、食物残渣、以及牙齿发育的问题。儿童患龋齿主要与四个方面有关:细菌、饮食、牙齿、和遗传。

细菌:在龋齿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细菌起着主导作用。近年来国际上公认龋病是细菌病致龋的。细菌种类很多,最主要的是某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牢固地粘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这种粘合物叫做牙菌斑或菌斑。菌斑中的大量细菌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釉质表面脱钙、溶解。临床调查证明口腔中菌斑多的儿童龋齿也多。

饮食: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

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糖类,这些物质既供给菌斑中细菌生活和活动能量,又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酸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使釉质脱矿破坏,继之某些细菌又使蛋白质溶解形成龋洞。致龋的糖类很多,最主要的是蔗糖。牙齿发育时期,营养决定牙齿组织的生化结构,钙化良好的牙齿抗龋性高。如果食物中矿物盐类、主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钙、磷、维生素b1、d和氟等不足,牙齿的抗龋性就低,这就造成龋齿发病的条件。

牙齿:牙齿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与龋齿发病有明显的关系。

牙齿咬面的窝沟是发育过程中留下的缺陷,深窝沟内容易滞留细胞和食物残屑,而且不易清除掉,容易诱发龋齿。矿化不足,特别是钙化不足的牙齿,釉质和牙本质的致密度不高,抗龋性低,容易患龋齿。氟在牙齿矿化结构中的含量虽然很微少,但对增强牙齿的抗龋性很重要。牙齿中含适量氟就不易发生龋齿。乳牙和年轻恒牙的结构和钙化程度都还不够成熟,因此容易受致龋因素的影响,患龋率高。

遗传:大家可能会发现,容易患有蛀牙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一般会有蛀牙。从这个角度看,蛀牙的发生和遗传是有一定关系的。不过,孩子遗传父母的并非蛀牙本身,而是口腔里各种组织结构,比如牙齿的硬度、大小形态、咬合面的窝沟深浅、牙齿排列形态以及唾液的质量等。如果牙齿矿化不好,硬度不够,窝沟比较深,排列不整齐,唾液缓冲能力弱,那么就更加容易产生蛀牙。

二、龋齿的危害

不论乳牙或恒牙都可以发生龋齿,病变的进行一般都很缓慢,先是牙釉质发生龋蚀,牙冠龋坏的部位色泽变成灰黯,牙面上不光滑,易有牙垢堆积。龋齿初期患者不感疼痛,当龋洞发展到牙本质时,遇到冷、热、酸、咸、甜的食物时才发生疼痛(一般是酸痛)。如果龋洞较深,与牙髓接近或蛀穿到牙髓,上述性质的刺激可引起难以忍受的酸痛。龋洞内经常有食物嵌入,发出腐败难闻的臭气。随着龋洞不断地扩大,牙冠就会一块块地崩溃,最后只留下残余牙根。

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发生龋齿造成的危害,可影响牙颌系统的发育,造成后天畸形。龋齿的疼痛可以影响儿童的进食,致使不敢用有病牙齿进行咀嚼,食物没有经过细细咀嚼就囫囵吞枣地进到胃里,加重了胃的负担,引起胃痛。粗糙的食物不能在胃内消化完全,就会影响到小肠对营养的吸收。久而久之,降低了孩子的体质。龋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还会进一步发展引起牙髓的炎症和牙根尖周围的炎症,造成的疼痛难以忍受,非常痛苦;此外,因为疼痛,长期用单侧吃东西可以影响到颌面部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一边脸大一边脸小的畸形,因此对于儿童发生的龋齿要及时进行治疗。

1、儿童患龋后,引起牙齿自身的破坏和疼痛。

2、影响食欲、咀嚼和消化功能。

3、影响学习和生活作息。

4、影响美观。

5、引起口腔异味。

6、治疗不及时,继发牙髓炎、齿槽脓肿、颌骨骨髓炎等口腔疾病。

7、诱发全身性疾患,如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肾炎、心内膜炎等。

三、预防儿童龋齿

龋病可防可治。龋病有明确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方法,包括个人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医生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人都是有了症状才就医,而仅靠医生的临床治疗是不能从整体上减少群体龋病的患病率,改善大众的口腔健康的。预防龋病的发生胜于治疗。

1.护牙从0岁开始。美国疾控中心一份报告称,及早展开口腔卫生防护措施,既有益健康又节约医药费。与其他孩子相比,1岁时就开始口腔健康保护的孩子,5年后看牙医的费用降低40%。

2.培养孩子刷牙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非常重要。儿童牙科专家贝弗利·拉金特博士表示,孩子长出第一颗牙时,就该给他刷牙,甚至在孩子出牙前,父母就可以用纱布为孩子清洁口腔。长牙后,应选择软毛儿童牙刷,每天早晚刷两次。

3.避免“奶瓶龋齿”。儿科医生和牙医一直告诫家长,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这是因为奶嘴上的糖分会粘在孩子牙齿上,造成口腔细菌,并产生酸性物质,导致龋齿发生。若不及时治疗,牙病会对儿童正常发育以及语言学习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孩子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奶嘴最好冲洗干净,奶瓶中只倒凉白开。

4.喝饮料少用吸管。很多孩子喜欢用吸管杯喝水和果汁。专家表示,果汁及其他含糖饮料不利儿童牙齿健康。特别是婴幼儿长期使用吸管还会导致门牙后部龋齿,因此喝果汁时尽量用广口杯。

5.两岁时应告别奶嘴。1岁的孩子含奶嘴有助于防止婴儿猝死综合征,但长期使用奶嘴会危害牙齿健康。用力吮吸奶嘴会影响孩子上下牙排列的整齐性,乃至影响嘴形。专家建议,孩子2岁时,就该扔掉奶嘴。

6.当心不利口腔的药物。很多小儿药物中含有糖分,这些成分粘在牙齿上,也会增加龋齿危险。小儿哮喘和心脏病类药物尤其容易导致龋齿,抗生素及某些哮喘药物会导致酵母过量生长,引起真菌感染,因此服完药要漱口。

7.坚持口腔卫生不妥协。很多家长认为,教婴幼儿刷牙或使用牙线非常困难,且小题大做。但专家认为,保持孩子口腔卫生绝非小事,必须严格要求,马虎不得。

此外,像睡前不吃零食、起床勤刷牙、不咬指甲、铅笔,这些坏习惯也一定要避免,这会损伤牙龈,造成牙齿错位。

预防儿童龋齿的日常注意事项

1、从小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每次给孩子喂养后,及时用手指牙刷(套在大人手指上,帮助孩子刷牙的牙刷)或纱布将食物残渣清除干净,并按摩牙龈,并注意睡前喂奶不要加糖,只给白水。

2、从小注意口腔清洁卫生:这是预防龋齿的关键,从小养成早中晚刷牙,有效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选用含氟牙膏及儿童牙刷,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家长应该起到榜样作用,要注意言传身教,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牙齿健康。

3、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孩子小自律性差,有的会不自觉地咬手指,吮唇、舐舌,张口呼吸,偏侧咀嚼等。这些习惯会造成儿童的牙颌畸形。一旦发现,家长应给予及时纠正。

4、养成合理的结构:经常吃不同类食物如水果、乳制品、谷物、蔬菜、肉、蛋类等富含维生素、钙、磷、氟的食物,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平衡膳食有助于孩子的牙齿健康。5、窝沟封闭剂防龋:当孩子牙萌出后,牙齿的有些部位存在窝沟裂隙,是容易长虫牙的部位,可找牙医用窝沟封闭剂涂于牙面上保护牙齿,材料固化后可长期保留在窝沟裂隙中,阻挡了细菌的侵蚀,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6、定期拜访牙医,与牙医成为朋友:每半年带孩子去找牙医进行口腔检查,不要等到牙齿痛了才去,如果经常找牙医看看,每次看牙不痛,那么小朋友也不会害怕牙医了,而且对小朋友终身有益!

7、药物防龋:

①使用氟化物:用0.2%氟化钠溶液漱口,每周一次,每次含漱2分钟,含漱前后用清水漱口。

②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线。

注意:年幼儿童,家长要加强监督,防止大量吞入氟制剂,导致氟中毒!

最后,还要提醒一下。选择适合的洁牙用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哈!

-END-

部分文章,图片,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编辑、整理、转载的目的只在于分享,在此我们感谢原创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分享。如涉及内容与版权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妇儿口腔平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mlpd.com/ysyzl/11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