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射频消融术对室性心律失常早期心功

2020-7-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范鲍函,吴红平,徐艳,等.射频消融术对室性心律失常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3(4):-.DOI:10./cma.j.issn.-..04.

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类可以导致心室不规则收缩的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早搏(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PVC)与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等。其发生发展与心肌自律性增高、异常折返形成以及后除极等因素有关,受交感神经系统影响较明显[1]。频发PVC或反复发生的非持续性VT/持续性VT会降低患者的心功能,严重者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及早诊断并治疗此类心肌病可完全或部分逆转患者的心功能。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且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3-4]。国内外虽然已经有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术后心功能改善的报道,但仍有以下不足:①未评估射频消融术对室性心律失常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的心功能影响;②注重左心收缩功能,很少有研究评估射频消融术后舒张功能恢复情况;③消融术后只有一个时间点观察心功能变化,而缺乏术后多个时间点监测心功能研究[5]。因此,本研究前瞻性观察室性心律失常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多个时间点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变化。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本研究连续收集南京医院年1月至年12月因心功能减退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共22例。前瞻性观察这些患者消融术前,术后第3天,1、2、3、6和12个月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变化。本研究符合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入选标准:①经12导联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为PVC和VT;②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心腔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60%;③入选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②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药物或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等;③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④近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史;⑤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减退的患者;⑥患者不愿意参与本研究。

2.研究方法(1)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患者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电生理检查与消融术详细过程如文献[6-7]。PVC、VT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EnSite-Volecity,美国雅培公司;Carto3,美国强生公司)导航下,构建左心室或右心室几何模型,激动标测出最早激动点,起搏标测予以验证。在温控模式下进行消融,至PVC、VT消失,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VT患者消融后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心室程序刺激不能诱发。(2)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检查: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美国GE公司)分别在消融前,消融术后第3天,1、2、3、6及12个月检测左心室收缩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istolicdimension,LVESD)、LVEF等]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经二尖瓣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theratioofearlytransmitralflowvelocity(E)toearlymitralannularvelocity(Em),(E/Em)]的变化。3.术后患者随访

在消融术后第3天、1、2、3、6及12个月进行随访;询问有无类似术前心律失常症状,并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判断心律失常是否复发。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ean±SD表示;分类变量用百分比表示。两组连续变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3组以上连续变量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2例室性心律失常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年龄中位数38岁,年龄范围27~49岁,男11例,病程持续中位数为24(9.8~69.0)个月。其中21例PVC,1例VT。18例患者症状明显,其中2例有晕厥史,16例有心悸症状。2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例患者服用美托洛尔,4例服用胺碘酮,2例服用美西律,1例服用普罗帕酮,2例服用参松养心胶囊,2例服用稳心颗粒。术后6例患者因窦性心率快服用美托洛尔,其余患者未再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术前LVEDD(56.7±4.2)mm,LVESD(40.5±3.7)mm,LVEF54.7%±4.7%。

2.消融结果18例患者在右心室流出道消融成功,3例在左心室流出道消融成功。1例VT患者在右心室流出道消融成功,21例PVC患者手术后PVC数量较术前明显减少11.0(1.0~.7)次/24h对72.0(.5~.3)次/24,P0.]。3.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表1)

患者术后第3天LVEDD、LVESD及LVEF与术前无显著变化(P均0.05)。术后1个月LVEDD、LVESD及LVEF较术前显著改善(P均0.05)。术后2个月LVEDD、LVESD及LVEF较术前与术后第3天显著改善(P均0.05)。术后3、6与12个月LVEDD、LVESD及LVEF较术前与术后第3天显著改善(P均0.05);但较术后1个月与2个月无显著改善(P均0.05)。

4.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

术后第1、2、3、6、12个月E/Em(8.5±1.6,7.6±1.1,6.6±1.5,6.9±1.3,7.1±0.8)较术后第3天(11.4±5.4)显著降低(P0.05)。

5.心律失常随访情况1例PVC患者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消融成功。3例患者随访12个月时失访。讨论本研究显示射频消融治疗能促进室性心律失常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恢复。左心室收缩功能LVEDD、LVESD和LVEF消融术后3d就已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左心室收缩功能较术前与术后第3天显著改善,自术后第2~12个月左心室收缩功能继续改善,与术前和术后第3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与术后第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Akkaya等[8]报道PVC消融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LVEF由42.8%±11.8%提高至49.9%±10.3%(P0.01)。Lee等[9]研究发现PVC消融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LVEF由40%提高至52%(P0.01)。Zhong等[10]报道导管消融后PVC患者LVEF显著提高,且导管消融较抗心律失常药物更能提高LVEF。但这些研究术后只在一个时间点检测左心室收缩功能,难以知道术后心功能改善确切时间,同时以上研究没有说明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的恢复情况。本研究弥补了以上研究的不足。同样,本研究发现PVC患者术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功能也显著改善,术后第2、3、12个月继续改善,与术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也在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Akkaya等[8]有类似报道,PVC消融6个月后左心室舒张功能E/Em比值由术前15.4±5.8降至10.6±3.4(P=0.),这与本研究结果类似。为何导管消融可以逆转室性心律失常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左心收缩与舒张功能?可以从以下几点解释:①心律长期不规整,如频发PVC或VT,心室肌负担明显增加,心肌代谢增强,能量相对供应不足,心肌代谢障碍最终导致心功能减退[11-12];②心室肌收缩不同步,如单侧心室起搏或PVC等会引起心室不能同步向心收缩,影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使心肌缺血、能量供应不足以及异常细胞通路激活进而使心室收缩功能下降[13-16]。因此,消融去除PVC或VT等心律失常后,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全部或部分恢复理论上是可行的,也得到很多研究证实[17-20]。综上,射频消融术能改善心律失常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1个月时基本恢复。本研究主要不足之处是样本量相对较少和缺乏各个随访时间点的脑钠肽前体(pro-BNP)数据。

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略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官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mlpd.com/ysyzd/9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