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的收费标准难度费用

2021-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医生在做根管治疗时,都会抽掉牙神经,想想就觉得特别痛,那牙齿出现什么情况就得抽牙神经,真的有那么恐怖吗?究竟有多贵?

首先,牙神经是在牙髓里边,抽神经只是根管治疗其中一步,蛀牙伤及牙髓炎就必须得根管治疗,这时牙齿出现敏感,但不会随便给蛀牙抽神经,除非牙齿烂掉,只剩下牙根。正常来说,得根据你的蛀牙程度判定,如口腔细菌破坏牙本质,通常复合树脂补牙或者嵌体修复就好了。

1、难道抽牙神经真的会很痛?

一般医生会给你局部麻醉,清除根部坏死的牙髓,在麻药的作用下疼痛一般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但有些牙齿根部弯曲,这时清理牙神经的难度较大,所以治疗时间比较长,麻药效果不是很好的情况也会出现,这时候医生就会在牙齿内放入失活剂,让牙神经缓慢的无疼坏死,尽最大的可能做到无疼舒适化治疗!

2、抽牙神经为什么会那么贵?

通常,根管的数目和治疗难度决定费用高低,根管的数量得看牙齿具体位置,前面的牙齿一般1~2个根管,像后牙(大牙)这种一般3~5个根管,牙根管越多难度就会越大。还有具体根据哪颗牙齿,前面的牙齿视野清晰,治疗难度低,自然费用相对便宜,后面的牙齿,操作较难,费用自然也相对较高,还需要结合看蛀牙情况,根管治疗也不是一次完成,通常需要复诊2~4次。

3、有的人根管治疗后牙齿反而更疼?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医生没有将牙髓清理干净,导致发炎感染,这时候就得将填充材料取出,重新再做一次根管治疗。记得最后要套上一颗烤瓷牙冠保护原牙,因为牙齿失去牙髓的营养来源,会变得脆弱,吃东西容易崩坏。

蛀牙出现黑线不疼,说明补牙还不晚,但是牙神经疼起来,可不是一般人受得了!

很多患者都曾经历过看牙齿的痛苦,说实在的,看牙确实很不好受,遭过牙痛折磨之后,才知道其中的不容易和珍惜。

牙齿出现了疼痛,很多情况医生都会建议患者进行根管治疗,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抽神经。其实很多人并不懂牙齿有洞出现了疼痛为什么不能直接补一下,而是非要选择抽神经。

其实坦白的讲,如果牙齿出现了剧烈的疼痛,那么意味着患者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补牙治疗机会,那么最佳的治疗时机已经错过了,就不得不选择另一种治疗方案,也就是专业上讲到的根管治疗。

常规的根管治疗简要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去除牙体的龋坏组织,并将牙髓腔暴露出来,用拔髓针将感染的牙髓拔出(这也是俗称的“抽牙神经”一词的来源)。

2、测量根管的长度。因为牙齿是不透明的,必须通过一些器械测量根管的长度,现在一般使用根管长度测量仪进行测量。

3、使用金属锉对根管的形状进行预备,也就是将根管管道上的脏东西磨除干净。随着技术的进步,已经从传统的手用器械进展到机械方法,一方面可以使根管预备的质量提高,另一方面也会使治疗时间缩短,让患者和医生的体验更好。

4、一边进行根管预备,同时还要不停对根管进行冲洗,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使用超声仪器荡洗根管,保证根管内的清洁。

5、在根管预备完成之后,根据病情的差别,需要在根管内封上消毒药物,并隔一段时间后复诊。

6、复诊时将原先的药物取出,用永久性材料对根管进行密封,最后再对牙齿的外形进行修复,有必要时应当做固定修复体。

当然,遇到比较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更多的复诊时间。

牙齿如果需要进行根管治疗,那么通常这个治疗费用要远远高于补牙的费用。如果一颗牙齿发生了龋坏但没有出现疼痛,只需要补一下的话大概的费用应该在几百块不等(做嵌体除外)。

但是如果要进行根管治疗抽神经的话,那么这个费用就会涨到几百到几千块不等。那么为什么说根管治疗的费用那么贵呢?

首先根管治疗是分牙位的,也就是说将全口牙齿分为3类:前牙、前磨牙(双尖牙)和磨牙这三类。前牙治疗因为简单所以价格也是最低的,前磨牙其次,磨牙因为牙根复杂并且操作不方便,所以价格最贵。

另外针对于磨牙来讲,会有3到4个牙根,但是牙根里面的神经可能会有多根,正常的磨牙根管治疗是指治疗3根神经的费用,如果这个牙齿的神经数量超过3根那么每多出来一根就要加收一根神经的费用。有的磨牙可能会出现6~7个牙根管神经!

另外如果该牙齿之前曾经做过根管治疗,但是没有治疗彻底导致牙齿再次发炎,那么第二次做根管治疗的话费用要比第一次要贵,主要是因为第二次治疗难度更大。

所以最为专业的牙医还是建议您如果牙齿蛀掉了,千万不能拖着不管,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受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样小洞补一下用不了几个钱,但是如果蛀牙蛀到神经了,那么可能就要面临更贵的治疗费用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zmlpd.com/ysyzd/10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