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普920全国爱牙日关注
2019-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年9月20日是我国第30个“全国爱牙日”。
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口腔环境的健康与否不仅关乎三餐饮食,更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关爱口腔健康,就要从日常开始。
要想拥有健康的口腔,首先要知道口腔健康的三个标准:
1、良好的口腔卫生;
2、健全的口腔功能;
3、没有口腔疾病。
对应到我们自身的感受,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没有任何疼痛和不适;
2、良好的功能: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
3、心理方面:外观正常、不影响自尊、个人满意;
4、社会方面:不影响社会交流。
那么,常见的口腔疾病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1、龋齿→老百姓所谓的“虫牙”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受苦”,说的就是龋齿,龋齿根据发展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深龋。浅龋大多没有症状,到中、深龋时则可出现冷热刺激痛、食物嵌塞痛等。儿童龋坏更是常发现于多颗牙齿,影响孩子咀嚼及生长发育。这个时期的龋洞还未侵及神经,尚可通过“补牙”挽救牙齿,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龋病则会逐步侵犯牙神经,发展成为痛苦更大的牙髓炎、根尖周炎。
2、急、慢性牙髓炎→“牙神经发炎”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由于牙齿的特殊结构,牙髓神经被坚硬的牙体硬组织包裹,急性炎症发作时常常难以得到有效引流从而引发剧痛,而慢性牙髓炎症状不明显,病程也较长,不容易引起患者重视。牙髓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还会发展成根尖周炎、间隙感染,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而牙髓神经一旦发炎,不论吃止痛药还是消炎药都不能根除炎症,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前往口腔门诊进行专业的牙髓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痛!
3、牙周疾病→“牙结石”、“牙齿松动、掉落”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刷牙出血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组成牙周的重要组织——牙龈发炎,这与口腔卫生不洁有很大关系,在口腔内环境的影响下唾液中的矿物质会沉积在牙颈部形成牙结石,从而加剧牙龈的炎症。再加上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或在遗传疾病、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的影响下,炎症累积到牙槽骨,发生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脱落等更加严重的牙周疾病。
那么,对于口腔疾病,我们要怎么进行预防呢?
根据口腔疾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一级预防——口腔卫生的基础保健
保持口腔清洁,尽量在每次进食后刷牙或漱口、正确使用牙线;维持正确而均衡的饮食习惯;不要养成偏侧咀嚼习惯;每半年到一年洗牙;医院检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二、三级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尽量保存牙齿,维持良好的功能。对儿童新萌出的恒牙进行窝沟封闭。对已经发生龋病但未发展到牙髓炎或根尖炎的牙齿进行龋洞充填,避免进一步加深。对已发展成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则采用根管治疗术,这是目前治疗保存牙齿的首选方法,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小编为您介绍了这么多,您是否开始对自己的口腔重视起来了呢?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