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松江好人榜发布,一起为最美医护点赞
2020-9-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文明风尚,松江区开启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以来,松江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将继续在全区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通过“点赞松江人”每月榜单发布,推出一批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模范人物。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是群众心中的明灯,他们用朴素而真挚的行动诠释着大爱松江的真谛,用执着和坚守不断助力松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让我们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本期我们将发布十一月“最美医护”榜单,该榜单由区卫健委选送。
01
张练平
做一名让患者信任和
满意的医生
张练平,医院口腔科主任,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精益求精,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一次,有位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老年患者来院就诊,患者病情较重,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医院,为患者实施了手术,使其转危为安。还有一名患者主诉牙痛剧烈,要求拔除一颗上颌好牙,她仔细检查后,确认为是同侧的下牙患有龋齿引发急性牙髓炎,要治疗下牙。患者当时非常不理解,并执意要求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治疗。经过她半个多小时的画图讲解,患者终于接受治疗方案,张练平用耐心、细心、认真取得了患者的信任。
此外,她也不断用心钻研新技术,率先在区内开展了微创拔牙新技术,并在全区得到推广。在她眼里,患者的安危高于一切,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做一名让患者信任和满意的医生。
02
秦桂华
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搏斗
秦桂华,中共党员,医院急诊科主任。来到上海后,她组建了医院的急诊科,每年抢救急危重症余例。近年来共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余例,其中脑复苏成功60余例。
一天傍晚,急诊室接诊到一名几个月大的婴儿,嘴唇发青,已经没有了呼吸心跳。抢救室门外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秦桂华和团队顾不上手指已经麻木得快要失去知觉,不停地进行着胸外按压。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监护仪上显示窦性心律波形!“救活了,救活了!”医院的路上,她亲自跟车,一边安慰惊魂未定的患儿父母,一边盯着监护仪显示屏,根据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调整药物的滴注速度,最终将患儿医院,回到家中已是深夜。秦桂华在多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中带领科室承担着全院急、危、重病人的急救诊治及突发事件的处置,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搏斗。
03
李乐
敬事而信、执事敬
李乐,医院儿科主任,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曾参与SARS、汶川大地震、流感等的治疗及抢救。他让方塔儿科的竞争力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对外,他积极申请,让医院儿科成为全区首家儿科医联体单位,崭新的儿科门急诊区域大大提升患儿及家长的就诊感受;对内,他鼓励中青年医师走出去开眼界、学本领,了解最新的学科动态。
此外,李乐大胆创新,牵头开展儿童生长发育门诊,虽然困难重重,但他总是迎难而上,经常拿着骨龄图谱钻研琢磨,用“敬事而信、执事敬”勉励自己和年轻医生。此外,医院组织的各项义诊活动,先后到新桥镇卫生服务中心、车墩镇卫生服务中心等对社区医生进行儿科方面的培训。李乐在基层医疗的领导岗位上认真付出、踏实前行,甘做一名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04
张清慧
松江传染病防制战线上的
特种兵
张清慧,中共党员,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十五年如一日,她在松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战线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疫情,就有她的身影,她总是第一时间冲在最前面,工作在第一线。年的一天,一个私立幼儿园发生腹泻疫情,接到投诉电话后她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冒着大雨赶到现场处置疫情……
在大局面前,她总是舍小家为大家,她时刻告诉自己必须守住防线。从6年H5N1禽流感、9年的甲流、年H7N9禽流感到近几年的埃博拉出血热等传染病的防控,从世博会保障到进博会保障等多次重大活动保障,在传染病防控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始终以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以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带领科室一次次“扑灭”在人群中肆意横行的传染病,有效保障了全区的公共卫生安全。
05
席伟春
从专科医生到家庭医生的
华丽转身
席伟春,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主管。毕业后,医院南部心内科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许多危重疾病的诊疗,最关键的还是一级预防和早期诊断。深思熟虑后,医院作为主战场。
专科医生到全科家庭医生的转变过程十分艰辛,可喜的是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他成功打造了一支高效的家庭医生团队,倾听居民诉求,开设健康讲座,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居民朱阿姨固执地认为自己高血压好几年了,无不适症状,不愿服用药物,他耐心解释并邀请她参加社区高血压健康讲座,最终让朱阿姨明白了高血压的危害及控制血压的重要性,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不久血压就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件件平凡小事,连接起居民与家庭医生信任的桥梁。席医生用他的专业和敬业,践行着守护居民健康的诺言。
06
高峰
璞玉天使健康守护
高峰,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科科长,扎根社区卫生服务20余年。年全市推行“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他第一时间全身心投入了签约服务工作。刚开始社区居民不理解这项工作,推行异常困难,常吃闭门羹,但他本着医者之责,不厌其烦耐心解释,最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
除了每天详细询问查看每位患者的病情外,他坚持走进社区开展健康宣教,并为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医疗服务。高峰始终坚守着初心:做居民健康守门人。家住偏远地区的龚先生为卧病在床的80岁老父亲寻求上门导尿服务,高峰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义务工作,每次除了常规上门为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及生活指导以外,还教会其子女如何使用保养导尿管及一些注意事项,老人家属感激万分。高峰把自己的爱心渗透到社区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实际行动树立起医者救死扶伤的光辉形象。
07
王琳
护理工作无小事
王琳,松江区妇幼保健院产科病区护士长。从科室的特殊病人到入袋的医疗垃圾,她事无巨细,认真负责。
她常说:“护理工作无小事。”今年8月,病区来了一个胎监不良的孕妇,复测胎监时,异常的胎心音引起了王琳的注意,她立刻叫来当班医生,医生请示主任后建议孕妇进行剖宫产术。而孕妇却不以为然,拒绝手术。经反复劝说,仍无效果。关键时刻,王琳一改平时对待病人的温柔,坚定的语气让孕妇和家属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终于同意手术。术后,当孕妇得知宝宝是胎母输血综合症,死亡率可高达33~50%时,后怕不已,对医护人员感激不尽。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并把自己近20年的临床一线工作经验传授给后辈。在她看来,临床工作没有捷径,唯有“执着”两字!
08
陈巧华
一切为了病人早日康复
陈巧华,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病区护士长。在老年病区工作期间,护理工作相当繁重,加上工作人员一度紧缺,使她一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有一天她因体力不支导致心律不齐,医生建议她卧床休息,但她不顾家人的劝阻,坚持带病上班。
她始终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关爱、理解病人,给予他们尊重。有无数次,因病人的病情发作,产生拒食、自残等症状,她总是耐心开导他们,为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一次午餐时间,一位病人吃红烧肉时,卡在喉咙口未能咽下,面色发紫,吓得喂饭的护工急忙呼救。陈巧华听到呼救后赶紧跑过去,毫不犹豫地将手指伸进病人口中将食物抠出。病人得救了,而她却因为食指被病人咬得十分疼痛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从事护理工作35年来,她始终热爱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实现自身价值。
09
李俊
做好生命“第一棒”的
传接者
李俊,松江区医疗急救中心调度员。作为医院ICU转岗而来的专业护士,调度指挥工作对她来说是一个崭新而具有挑战性的岗位。她说,每一次电话铃响,就像是赛场上的裁判一声令下,电话的另一端是需要她随机应变处理的一个考场。
年上半年,叶新公路近胡光路发生一起车祸,她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了现场地址、伤亡人数等信息,并及时调派4辆急救车赶赴现场,及时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她不断用无线对讲机密切掌握事故现场情况,仔细汇总突发事件重要信息,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居安思危,化危为安”是她的座右铭,并时刻提醒着她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急救电话,告诫自己不要让任何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灾难中凋零。在岗8年她接听电话5万多,受理零投诉,她以高标准严要求,用爱心传递着人间大爱,铸就“救死扶伤”这块闪闪发光的招牌。
10
陈洁
护理服务从细节着眼
陈洁,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士长。自踏上护理岗位20年来,她始终兢兢业业工作在护理第一线。在一次护理居家服务质量回访中,她得知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身患压疮,子女不在身边,医院就诊。她立即在现场评估伤口,主动跟社区家庭医生进行沟通,当天就给老人建立了家庭病床。在伤口换药的同时,她还有针对性地给予饮食、居家环境等健康指导,看着老人的伤口日渐好转、愈合,家属心中万分感激,最后通过市民服务热线表达了谢意。
她总是对年轻护士说:”我们要用自己所学的专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在科研带教中,她将自己工作经验倾囊相授,带领医护人员在每年由区卫健委组织的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这名“80后”青年,正用她娴熟的技术、严于律己的工作态度,不忘从医的初心,追逐着自己的“护理梦”。
一起为身边好人点赞!
内容来源:文明松江
编辑:秦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