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外伤应该如何应对乳牙篇
2016-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写在前面的话
夏天到了,公共场所孩子的身影渐渐多起来,小区广场上,公园里,商场里,到处是跑来跑去,蹒跚学步,和爬高上低的孩子们。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大孩子嬉笑奔跑,小宝宝在葡萄架下和老槐树的花阴凉下尝试直立行走,呈现出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每当牙医妈妈看到这个场景,总是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暗自担心:千万不要磕到牙!
请各位客官原谅我的腹黑,因为每到暑假,在儿童口腔科室见到的完全是另一种可怕景象:
两岁九个月的琳琳,在家中玩耍时不慎从高脚凳上摔下,左上门牙被磕进牙床,嚎啕大哭着被妈妈和奶奶带进诊室。
三岁半的果果,在幼儿园和小朋友追着跑时摔倒,小门牙被撞掉了一颗,嘴里流着血,医院。好心的老师用小瓶子装着孩子脱落的小乳牙,问能不能再按回去。
十岁的小女孩贝贝,一周前跟爸爸妈妈回老家避暑,在回京的前一天从石头上踩空,新长的大门牙磕掉了一颗,当地医生将其拔除,并嘱咐伤口长好后再镶假牙。爸爸妈妈不放心,将脱落的门牙洗净保存好,带回北京,医院就诊,希望牙齿还能长回去,但是为时已晚。
十六岁的中学生浩然在跑步时绊了一跤,门牙磕在石头上跌落,小伙子十分机智地立刻把门牙又栽回牙床,但是十天后牙疼难忍,去医院找大夫。
牙外伤的病例举不胜举,有研究表明,1~2岁(也有报道2~3岁)的孩子最容易在家中发生乳牙外伤,而在外伤乳牙中,又以上面中间两颗门牙最为多见。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刚开始学走路,跌跌撞撞中,难免碰到牙齿。8~10岁的孩子最容易在学校发生牙外伤,发生率最高的也是上门牙。更为具体的高发时期是每年九月份开学之后的一段时期,大概是因为经过一个暑假的分离,孩子们再见面后分外热情,乐极生悲吧。
可是当外伤发生的时候,父母老师和孩子们的这些处理方式到底对不对呢?对今后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今天牙医妈妈好好讲一讲当年幼的宝宝和大孩子发生牙齿外伤时,父母应该做些什么,格外注意些什么,医生可能会做些什么,以及对孩子今后会造成什么样的长远影响,让各位爸爸妈妈在碰到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
乳牙篇幼儿期牙槽骨疏松而富有弹性,牙根多处于发育或吸收阶段,因此受到外力时较易发生脱位性牙外伤,也就是牙齿位置发生改变,而牙体硬组织损伤,也就是牙齿折断并不常见。下面把最常见的几种情形一一罗列,如果有宝宝摔伤的情况,妈妈们可以参考对照。
乳牙震荡
受伤表现
孩子摔倒或坠床后,通常是大哭一场,哄哄就过去了,孩子的牙齿在外形上也看不出什么变化,但是也许,小门牙就此埋下了隐患。
影响
多数发生牙震荡的乳牙会自己痊愈。有的会有轻度的早接触,影响孩子进食,可以通过调合来解除;有的病例随后出现牙冠颜色改变,可以定期观察;如果继发牙髓坏死导致根尖周病变,孩子感到牙齿疼痛,或牙床其脓包则需进行根管治疗。有的出现牙根异常吸収,可见牙齿松动,或出现严重的根尖周炎症,对下方的继承恒牙胚产生影响,则需拔除。
父母该怎么办?
当孩子摔倒或碰到什么物体上,使鼻子和上下颌受到撞击时,不能只看表面,应该让孩子张开嘴巴,检查一下他的牙齿,除了检查明显的损伤外,还要轻轻触摸孩子的牙齿,看看是否摇晃松动。如果怀疑牙齿受伤,最好带孩子到口腔科检查一下。由于表面看不出什么变化,再加上小孩子表达能力差,甚至不能表达,一般来说,发生这种情况以后,很少有家长带孩子就诊。直到牙齿变黑了或出现了问题才就医,而这时牙髓已经坏死或坏疽。因此,乳牙震荡需要引起家长特别的重视。
乳牙嵌入
受伤表现
乳牙嵌入牙槽窝,有时仅切端外露甚至完全嵌入牙槽窝内。
影响
这是最有可能影响到恒牙胚发育的外伤情况,也会造成其下方的恒牙牙齿发育异常。如果乳牙与恒牙胚相接触,则需拔除乳牙;如果挫入乳牙位于恒牙胚唇侧,则可以定期观察,挫入的乳前牙少部分在外伤后3—4周再萌出,但大部分牙齿往往会在外伤后2~6个月内再萌出。
父母该怎么办?
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请医生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些情况乳牙会自己再长出来,需要观察,定期复诊。如果乳牙齿移位后,根尖可能对恒牙胚产生损伤时,医生就会考虑将这颗乳牙拔掉。
乳牙移位
受伤表现
乳牙松动,通常是乳前牙受到碰撞,向外或向内倾斜移位,部分脱出牙槽窝。
影响
乳牙严重松动、位置改变程度严重的病例可导致严重的牙周膜损伤,对其下恒牙胚有潜在影响,一般情况下应拔除这些牙齿。如果程度较轻,孩子的口腔状况满足固定的条件,且就诊及时,可在外伤后尽快复位固定以避免影响咬合。如果牙根吸收一旦发生,则牙根发育未完成的患牙吸收速度和吸收量都要超过牙根发育完成的乳牙。
父母该怎么办?
仍然是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将受伤乳牙恢复到原位后结扎固定,一般会痊愈得比较好。或者因为乳牙牙冠较短,不容易固定。为了避免孩子误吸入,如果松动严重,医生也许会拔掉这颗牙齿。
乳牙脱出
(注:图片右侧血洞为乳牙脱出表现)
受伤表现
乳牙完全离开了牙槽窝。
影响
乳牙不同于发育中的恒牙,一般不对脱出的乳牙进行再植,即使在最理想的条件下,乳牙再植仍然有着较高的风险和较差的预后。如果全脱位发生在乳尖牙萌出之前,则会对间隙影响较大,否则对间隙影响很小。对美观、发音和正常的心理需求的影响比较大。可考虑做间隙保持器,一般采用活动的功能性间隙保持器,也可采用Nanee弓改良义齿保持器。乳牙完全脱出有时会导致牙龈发生纤维性瘢,导致恒牙萌出受阻。
父母该怎么办?
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虽然有乳牙再植成功的病例报道,但总体来说乳牙的再植预后较差,并且可能对继承恒牙有远期不良影响,因此不提倡乳牙再植。如果2颗以上乳牙缺失,为了美观及功能,医生可能会建议及时为孩子制作临时假牙。
Tips:
发生乳牙外伤的小孩子一般都还不懂得和医生配合,所以如果不能进行保守治疗,应该听从医生的指示,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受损的牙齿拔除。一般来说,前牙缺牙对于正常发育不会有太大影响。
如果可能,医生会尽量保留受损的小乳牙,这样才能保证有正常的乳牙列,对以后恒牙的萌出、颌面发育都有重要作用。
4岁以上的孩子,如果需要拔除乳牙,有些情况医生会要求佩戴间隙保持器维持缺牙间隙,或者阻萌器防止恒牙早萌。
以上是乳牙外伤后马上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外伤对乳牙的直接影响,但是,乳牙受到外伤后后还会有一些后遗症,会在之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才表现出来,例如牙齿变色,最严重的是对其下方恒牙的伤害,这是乳牙外伤的远期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乳牙外伤的远期影响有哪些。
乳牙外伤的远期影响乳牙外伤后的直接影响是无法阻止和避免的,但有些远期影响通过正确的治疗是可以控制的,通过正确及时的治疗手段,可以将其对恒牙的影响降至最低。请记住:乳牙外伤的间接影响将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将来。
乳牙牙冠变色外伤即使很轻,乳牙也可能在数周后发生变色,牙冠可变为粉红色、黄色、灰色、黑色。
粉红色:牙齿外伤后,牙髓出血,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渗透到牙本质中,呈现粉红色。有可能恢复至原来的颜色。如果持续呈现粉红色表示可能存在内吸收。这种情况牙齿有可能需拔除。
灰色:从粉红色阶段,血红蛋白继续分解,逐渐变为灰色。牙冠变灰色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就是和牙髓组织学形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未出现牙髓坏死,有学者认为需要配合其他检查,以判断牙髓是否坏死,还有学者认为牙冠变灰色就是治疗牙髓的明确指证。所以此时的最佳治疗方案到底是定期观察还是牙髓治疗尚无定论。
黄色:牙齿变成黄色是由于造牙本质细胞受外伤刺激后,髓腔内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增加,牙髓出现不规则钙化所致。牙齿变黄与髓腔闭锁有密切关系。
黑色:牙冠变黑说明牙髓已经坏死,须按牙髓坏死的治疗原则处理。
父母该怎么办?
当家长观察到孩子牙齿颜色异常,如果自己不是日常看护人,最好先了解孩子有无外伤史,询问重点是:时间、地点、有无短暂意识丧失等异常发生,医院找医生,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外伤史及其他检查结果决定变色牙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是否需要做检查以排除颅脑损伤。
牙髓坏死、髓腔闭锁、牙根异常吸収、牙髓炎症、根尖周病变等都是乳牙外伤后可能发生的后遗症,但是这些诊断都是医生在进行严谨周密的检查后作出的诊断。作为孩子的家长,只要知道,乳牙外伤后,很多疼、肿、牙齿松动的症状会在外伤后的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出现,当有这些症状出现后,医院,不要放任不管。当乳牙外伤发生时,及时就医和恰当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因乳牙外伤造成的牙髓坏死、牙髓炎症、根尖周病变等对恒牙的影响。
乳牙再萌出障碍再萌出障碍发生于乳牙嵌入伤后,约20%的乳牙不能完全再萌出。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嵌入牙的重萌过程。
当乳牙牙冠嵌入超过1/2牙冠时,很少再萌出,并有可能在6个月内发生牙髓坏死。吮指及伸舌不良习惯会长期对嵌入牙形成压力,也影响再萌。
外伤时若发生唇侧骨板折断,嵌入牙齿嵌在骨折片之间,再萌出将受阻。当骨折片刮擦乳牙牙根,损伤牙周膜时,会发生乳牙与牙槽骨黏连,萌出受阻,这种情况下须立即拔除乳牙。
当嵌入的乳牙牙根向唇侧倾斜时,乳牙可能会在6个月内重新萌出。此时最好的处理方法是观察,待其自行萌出。同时须注意有无牙根折断、牙槽骨骨折及嵌入乳牙有无损伤下方恒牙胚。若3~4周后,仍无任何萌出迹象,则须拔除。
嵌入乳牙采用立即拔除或留待自行萌出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其后继恒牙发育障碍的类型及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父母该怎么办?
父母一定要记住医生的叮嘱,密切观察孩子嵌入的乳牙是否按时再萌出,或者有无出现疼、肿、松动等异常。如有异常,立刻就诊。
对恒牙的影响乳牙外伤对继承恒牙的影响,往往到恒牙开始替换和萌出时,牙齿的异常才表现出来,此时往往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应定期观察。最主要影响是恒牙发育和萌出异常。
第一.乳牙外伤所致的恒牙发育异常中常见的是釉质钙化不全和釉质发育不全,多由乳牙受外伤时的外力,或继发的牙髓根尖周病变所致,如果继承恒牙处于釉质形成期,往往导致釉质发育不全;如果继承恒牙处于釉质矿化期,则往往导致釉质钙化不全。
第二.恒牙萌出异常是由于乳牙外伤发生时继承恒牙的牙根正处于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因乳牙外伤时的外力或继发的牙髓根尖周病变导致牙根出现发育异常,可出现牙根弯曲,严重的可致牙根发育停止,或导致牙齿形态畸形(多生牙尖、牙冠或畸形小牙等),这些情况最终往往导致恒牙的萌出异常,如阻生等。这是因为乳前牙挫入或者移位之后,发育中的恒牙会发生扭转或弯曲,并在新位置上发育,在一些病例中可见恒牙的形态就像一块角铁,牙齿的脑袋与身体折成90度。
下面是两个孩子恒牙异常的真实病例。
一名男孩,两岁时面部和乳前牙受过外伤,伤医院复查牙齿。八岁时左上前牙长不出来,去医院请医生帮忙,医生为他拍了口腔CT片,发现他受伤的乳牙下方的恒牙弯曲成牛角型,只能拔除了。
另一名男孩,三岁时同样面部和乳前牙受外伤。他在七岁时接受了恒牙导萌(长不出来的牙齿用牙齿矫正的方法引导萌出)治疗。不仅牙齿长到了正确的位置,而且有弯曲倾向的牙根也站直了。
发生过乳牙外伤,父母应该注意些什么?乳牙外伤的当时,对继承恒牙的影响并不能发现,影响程度也很难判断,往往在恒牙开始萌出替换时才表现出来。因此,对于乳牙外伤的治疗也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外伤即刻和随后的处理,二是远期处理。而后者在临床上往往未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导致一些孩子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对于牙齿萌出异常(如牙根弯曲导致牙齿无法萌出)的治疗,治疗时机非常关键。此时,牙根形成往往不足2/3,这时采取及时的导萌,则牙齿能萌出并排列到正常位置,而牙根未形成的部分也可以在正常位置正常形成,牙齿得以保留。而错过这一治疗时机,弯曲的牙根往往因牙根完全形成或接近形成,即使导萌牵引,也会使弯曲的根尖暴露,导致治疗失败,使患牙失去治疗机会,最终只能拔除,给将来的修复治疗带来难题。
对于釉质矿化不全和釉质发育不全的病例,在恒牙萌出后可行美容修复。而对于其他问题,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处理。
乳牙外伤如果合并口腔颌面部损伤,情况就更复杂一些,对父母和看护人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如果提前学习了相关知识,在紧急时刻一定能够应付自如。
除了乳牙容易受到外伤孩子的嘴巴以及面部也是在摔倒时容易受伤的部位,要做好预防。刚刚学走路的孩子,控制力和平衡力都较差,走起路来常常很兴奋,一边笑闹着一边向前冲,虽然速度并不快,但只要脚下稍有阻碍便会向前跌倒。这时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上、下唇,前牙,下巴颏,以及舌咬伤。
预防措施:孩子学走路的时候,你要站在伸手能够到他的地方保护他,并清除练习场所中的尖锐物品。刚会走路的孩子,爱把汤匙、筷子,或玩具等衔在嘴里,还有前期文章提到的含着牙刷,一边跑动玩耍一边与家人笑闹追逐,如果这时向前跌倒将是很危险的,最容易被戳伤的部位是软腭、硬腭、咽后壁、咽侧壁或舌根部,伤口很深,也很复杂,出血较多。
急救措施:口腔颌面部的血管十分丰富,当孩子受到创伤后往往血流不止,满脸血污时应用干净的毛巾,将创口作简单的压迫止血,10~15分钟后,医院医院医院就诊。因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治疗,不是简单的伤口缝合,而涉及到面容、颌骨、牙齿咬合及口腔的修复与重建,其成败的关键在于首次手术治疗是否成功。只有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才最擅长治疗口腔颔面部外伤以及颌面部各表情器官的修复与重建。
还记得前几期文章中提到的内容吗?父母应提前为孩子找好发生医院,不要到时抓瞎。
无论何时何地,如果自己无法判断外伤严重程度,因尽快带孩子看医生。但是在看医生之前,还应该做以下几件事:
观察孩子出血情况,精神面貌,有无休克,意识丧失,有时是一过性的,只有细心的家长才能发现,记住这些并在看病时告诉医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孩子有无颅脑损伤。当然啦,大多数情况只是孩子摔了一跤,并不会有这么严重的情况发生。
观察有无前牙缺失,如有,应帮孩子找到脱落的牙齿,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看表,记住外伤发生的时间
这些信息在见到医生时,应该详细具体的提供给医生,不要慌乱,否则可能丢失重要情报,不要在医生询问病史时全面崩溃,只会说:我不知道,我都吓傻了,我什么都不记得了,快救救孩子吧。
在外伤发生时,看护人的第一步应急处理最为关键,如果方法不对,到医生面前时,很多遗憾已经发生了。
以上是乳牙外伤的详细内容,牙医妈妈会不断学习,不断补充,为宝宝们争取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大宝宝的恒牙外伤会在下一期文章中详细描述,敬请期待。
白癜风的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